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三十而励 求索图强 中国科技开发院成立三十周年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1-09-15 11:17:23

作为国家科委牵头成立的机构,中国科技开发院于1991年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担负着探索用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使命。上下求索三十载,历经体制机制改革,际遇创业的艰辛,中国科技开发院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历任领导班子的率领下,全院上下孜孜以求,逐步摸索并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科技产业培育的市场化模式”,并在全国孵化体系内实现这一模式的自我复制,成功书写一部“三十而励,求索图强”的成果转化故事。

中国科技开发院深圳总部大楼

成长之路:风雨兼程三十年,初心不变

1991年,中国科技开发院成立于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广东省和深圳市共同成立,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使命、走市场化机制的事业单位,中国科技开发院自成立之日起就被注入创新探索的基因:民营官助、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除了早期的开办费外,没有固定经费拨款,所有经费自理,所有运作按照市场化方式展开。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为培育市场化要素、激发人员积极性建立了制度框架。

成立之初,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建、常务副主任李绪鄂等领导,为中国科技开发院确立了用市场机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彼时,没有行业先例可以借鉴,中国科技开发院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三十载探索创新,中国科技开发院形成了“以构建创业孵化链条为手段、营造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生态、高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孵化”的模式与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如今这一模式在全国各地复制输出,公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回顾中国科技开发院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顿,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始终不曾改变的是“虽千万难吾往矣”的执着。

第一个阶段(1991-1998):自己研发自己办企业

这个期间,中国科技开发院是隶属国家科委的事业单位,由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李绪鄂兼任院长。

为什么将隶属国家科委的机构设立在深圳?

1996年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调到中国科技开发院工作的现任院长杨斌解释说:“当时国家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市场经济刚刚萌动,搞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资金和新机制,把这样一个机构建在深圳,是希望利用深圳改革开放窗口的市场机制和资金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国科技开发院成立之后,利用隶属国家科委优势,联合部分经济发达、科技实力较强的沿海省份地方政府设立地方分院,联合国家各部委成立专业技术开发所;由各地分院对接、筛选地方科研成果,由开发所对接、筛选各部委科研成果,再对筛选的科研成果开展转移、中试或直接成立项目公司进行转化。期间,中国科技开发院先后在全国成立11个分院和9个专业开发所。

但这种依托行政力量推动、以成果供给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方式没有走通。中国科技开发院的发展陷入困境,最困难的时候发工资都成问题。

杨斌在提及过这个阶段时说,“当时国家经济不够发达,市场经济环境没有成熟,市场要素尚不活跃,地方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解、支持不够,经济和科技两张皮,结合也不紧密,而摊子又铺得太大,成果转化的所有环节都必须靠自己来做、缺乏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只能采取自己研发自己办企业方式搞成果转化,很多项目因后续资金跟不上都打了水漂。”

第二个阶段(1999-2006):为研发办企业服务

这个期间,中国科技开发院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国家科委的事业单位,划转为深圳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按深圳市政府“中国科技开发院要服从于深圳的发展战略,为深圳创新发展多做贡献”的要求,在对建院前八年发展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中国科技开发院收缩战线、集中资源,重点强化深圳总院的基础设施和业务建设,对业务发展布局做出了重大调整,由“自己研发自己办企业”向“为研发办企业服务”转型。随着方向的调整,中国科技开发院开始在深圳建设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孵化器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用企业孵化、项目公司增资扩股、项目公司整体出售和股份转让等方式,开展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营收渠道,彻底解决了生存问题。

第三个阶段(2006-现在):营造创业孵化生态,探索产业孵化

2006年,深圳市启动市属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工作,中国科技开发院的身份再次发生改变,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企业,2008年完成工商变更。转企进入深圳国资系统后,经营收入和盈利状况成为公司的硬性考核目标。

转企后怎么干?时任院长申长江亲自挂帅成立专题小组开展发展战略编制,并邀请专家团队对发展战略进行把脉。多番交流碰撞后,确立了以孵化器建设运营为主营业务,中小科技企业的股权(期权)作为核心产品,设计了“企业孵化+种子期投资+孵化社区建设运营”的商业模式。

此后的十多年,中国科技开发院围绕孵化器这个核心载体,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科技产业培育,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试错验证。经过“十二五”的实践验证、“十三五”的改进完善,中国科技开发院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以构建创业孵化链条为手段、营造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生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孵化”的模式与机制,成为国资背景中创业孵化产业的先行者,并将这一模式在全国复制,遍地开花,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

回顾这个过程,杨斌院长十分感慨:“中国科技开发院围绕着科技成果转化这个使命,在历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做了大量的创新探索,30年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不断试错、纠偏、提升的过程。”

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定诚在总结30年的失败和成功经验时表示:“科技成果是半成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无法预料的问题,早期我们做成果转化是以供给为导向,而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故失败多、成功少;后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把项目筛选关,同时构建起良好的成果转化服务生态,就大幅度提高了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成功率。评判一项科研成果不仅要看技术的先进性,更要看有没有市场应用价值,这对成果转化的商业化非常关键。”

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智慧,曾任中国科技开发院副院长。对于中国科技开发院的发展历程,也表示“科技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市场,现在回过头来看是显而易见的事,但是当初确实是一片浮云遮望眼。这些教训也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这个曲折探索的过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建农这样看:

“做企业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资源和经历,还要有资源整合能力。中国科技开发院由部委单位,到深圳市属单位,再到国企,身份上的转变令其整合资源的渠道更多元化,这为其后来形成以孵化器为平台的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孵化生态体系打下了基础。”

模式探索:构建以创业孵化链条为核心载体的成果转化模式

2008年至今,在将科技企业孵化器由政策性工具转变为创业孵化产业的探索过程中,中国科技开发院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和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律,构建了“众创空间-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四个环节组成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体系,满足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

对创业孵化链条的运营者来说,如何导入足够的项目和企业,如何对项目和企业进行符合市场导向的筛选、甄别,至关重要。

怎样把关孵化器的“入孵项目源”?

中国科技开发院副院长龙胜介绍了“创新源头培育工程”和“职业创业人计划”两项创新举措:

“创新源头培育工程”,是指中国科技开发院与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防科工委、核九院、中科院沈自所、电工所、深海所、航天十院、机械总院北自所、华东光电所、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对细分科技领域和未来前沿技术进行专题研究,寻找方向,根据这些方向引入前沿科技成果、开展产学研合作。

“职业创业人计划”,是指中国科技开发院把一批有丰富市场经验和市场敏感度的懂技术、懂产业、懂企业管理、有资本的持续创业者组织起来,成立“职业创业人”团队。中国科技开发院联合“职业创业人”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项目研发,组织“职业创业人”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行筛选,将有市场前景的成果项目甄别出来并引入孵化器,共同投资成立项目公司,组织资源进行孵化赋能,从而提高导入项目的质量和企业孵化的成功率。

“我们最大的护城河就是我们对早期科技项目在产业化方向的甄别、判断、筛选能力”,龙胜表示。

解决了“入孵项目源”后,中国科技开发院在企业孵化方面也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服务产品:“全面持股孵化”、“企业成长性评价”、“产业定制孵化”、“区域经济助推计划”、“资本孵化对接资本招商”等。

这一系列的创新探索,令中国科技开发院赢得了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创新委、各级地方政府、国内同行、孵化企业、合作伙伴、社会的认可与信赖。2013年,中国科技开发院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为全国首批“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之一;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中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A类)。

伴随着孵化器的运营,中国科技开发院大力投资参股优质在孵企业,借助这些参股企业的发展,带动股权资产的快速增值,实现中国科技开发院与在孵企业的互动成长,有效协调了孵化器行业公益性和企业化运作营利性之间的矛盾。

创业孵化与在孵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协同推进,中国科技开发院“科技企业孵化、早期天使投资、孵化园区运营”三驾马车并行的商业模式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模式复制:连锁孵化,遍地开花

中国科技开发院“以构建创业孵化链条为手段、营造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生态、高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孵化”的模式经“十二五”的实践验证后,在“十三五”期间将这一模式向全国复制推广、遍地开花。

截至2021年6月,除了深圳总院,中国科技开发院在上海、青岛、东莞、佛山、江门、苏州、芜湖、南京、宜昌、六盘水、永州、株洲、益阳、常德、东营等城市,先后建设了27家连锁孵化器,孵化面积超过9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740家。连锁孵化器中有国家级孵化器6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4家、省级孵化器9家。

中国科技开发院孵化出的部分企业案例

培育出朗科科技、中科曙光、国民技术、惠科电子、海王英特龙、创梦天地、巨烽显示、爱能森科技、竹云科技、玖坤信息、威富通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天使投资业务也迅速发展,管理基金规模达18亿元,投资企业累计200余家。

随着全国孵化网络铺开,中国科技开发院“一园一院一基金多平台”的异地孵化园区的运营模式探索,也在加快落地验证:

“一园”:孵化园区确定1-2个重点产业方向,复制总院的“众创空间-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模式,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开展企业和产业孵化,快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一院”: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产业特点和未来产业布局,联合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特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技术研究、新兴产业孵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一基金”:联合当地政府及其他投资机构为孵化器设立配套的孵化基金和产业基金,为在孵项目和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

“多平台”: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专业化的服务平台体系,支撑孵化园区的高质量运营。

中国科技开发院孵化管理部部长尹凯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果时表示,中国科技开发院如今已将“一园一院一基金多平台”的合作模式推广至全国,建立了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华中、西南片区为重点的全国性科技孵化网络体系。

创新升级:产业孵化,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谈及中国科技开发院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建农这样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引进一个企业只代表一个点,而中国科技开发院的加入则是代表‘面和线’,‘面’是它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会带来影响,能为地方优势支柱产业强链补链精准赋能;‘线’是中国科技开发院是个筑巢养凤的平台,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资源,能够帮助地方经济不断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科技开发院先后在湖北宜昌联合市当地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中科曙光,打造了云计算孵化器;在青岛平度联合孵化企业爱能森科技,打造了智慧能源专业孵化器;在湖南株洲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打造智能制造和动力产业相关的专业孵化器……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的升级之路稳步迈进。

“政府是我们的客户,企业是我们的产品”,杨斌院长表示,“我们用孵化器做抓手,深入到地方经济工作中去,通过为地方政府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咨询服务等,了解政府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业布局的诉求,以政府需求为导向,打造专业孵化平台,导入项目、企业和科技服务等资源,把深圳在产业创新方面好的理念、模式带到其它地方,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而立之年的中国科技开发院,起步于科技成果转化,立足在科技企业孵化,延伸至科技产业培育,通过全国孵化网络体系,输出特色创新体系和机制,精研产业,靶向举措,推动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巩固发展、其他产业联动成长,实现地方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擘画蓝图:三大板块齐头并进,创新事业腾飞发展

“要在‘双区’叠加优势的背景下,紧紧抓住深圳国资‘十四五’发展战略契机,坚定不移走市场化道路,将中开院做强做优做大”,在被问及未来发展战略时,杨斌院长如此回答。

2021年,是中国科技开发院建院三十周年,更是“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回顾峥嵘岁月,肯定成果、总结经验的同时,中国科技开发院制定了“十四五”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网络全国布局战略,做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做优早期投资业务,做大业务资产规模;2025年,连锁孵化园区增至60个,在孵科技企业数量将达4000家,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基金达50亿,每年对孵化企业的投资金额增至10亿以上,创业孵化板块将走向资本市场……

在此基础上,中国科技开发院绘就了更宏大的蓝图:“创业孵化+创业投资+资产运营”三大板块齐头并进,通过收购并表2-3家上市企业或龙头企业、投资更多产业园区和创新实体、孵化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尽早达成百亿级资产规模,实现创新事业的腾飞发展。

未来,中国科技开发院将踔厉奋发,踵事增华,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产业培育实践,不断丰富创新服务体系,与创新引领时代发展战略交相辉映,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谱写“创新产业培育新秀”的中国科技开发院新篇章。(深圳新闻网记者 王志明)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