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中国科技开发院:连锁孵化遍地开花 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1-09-14 17:16:14

历经三十年的探索实践,中国科技开发院(下称“中开院”)终于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初步形成以构建创业孵化链条为导向,营造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生态,高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孵化的模式与机制。在产业孵化模式不断完善的前提下,通过复制输出的方式,迅速在国内创新创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活跃的区域建立连锁孵化网络,开启了中开院助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从2015年东莞松山湖加速器基地开园运营至今,中开院先后建设运营了佛山三水创新孵化基地、宜昌云计算孵化器、苏州昆山花桥创新服务业基地等近30个异地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华中为重点的全国连锁孵化网络,在“十三五”期间开启了模式复制输出、遍地开花的新发展格局。

遍地开花 输出“一院一园一基金多平台”

中开院连锁孵化网络的快速发展,有一个完整的可复制、输出的“标准模式”,这就是“一院一园一基金多平台”。

一院:即联合孵化园区所在地的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立产业研究院,对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支柱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新兴产业布局等开展研究,为孵化园区开展新兴产业孵化、支柱产业延链强链环节孵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一园:就是每个孵化园区确定1-2个重点产业领域,打造以“创客-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为核心的科技创业孵化社区,为入驻项目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小环境,加快重点产业领域的项目和企业的集群孵化;

一基金:就是联合当地政府及其他投资机构,为孵化器设立配套的孵化基金和产业基金,为在孵项目和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复制中开院“创业孵化+创业投资”的持股孵化模式;

多平台:就是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技术与管理咨询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申报认证服务平台、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管理赋能、资本赋能、资源赋能、产业链赋能、政策赋能、政策赋能和品牌赋能等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孵化服务。

在搭建服务生态、服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过程中,中开院形成多个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品牌服务产品,比如“中开院区域经济助推计划”、“中开院异地市场接入中心”、“中开院路演公社投融资对接会”、“中开院产业链合会”、“中开院产学研对接会”、“中开院星企计划”、“中孵之星创业扶持计划”等。

中开院孵化管理部部长尹凯介绍说,“中开院已经建立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华中为重点的全国科技创业连锁孵化网络体系”。随着这一连锁孵化网络的逐渐扩大,中开院“一院一园一基金多平台”体系的资源、标准将输出到连锁孵化网络的每一个结点。

因地制宜 构建创业孵化特色

中开院各地孵化园区的运营,均根据当地的创新创业资源、现有产业基础、未来产业布局等,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定位、制定运营方案、开展企业和产业孵化,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环渤海到华中,每个孵化基地,都是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创新创业环境,塑造自身的孵化亮点。

——东莞松山湖加速器:四大产业为主导

东莞松山湖加速器总经理姚琳介绍说,该基地依据东莞市和松山湖高新区的发展规划、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加速器的产业孵化聚焦在新能源、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四个重点方向上。

东莞松山湖加速器

明确了产业孵化方向,东莞松山湖加速器就制定了差异化租赁价格体系,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可以享受租金优惠甚至免租入驻。这样的项目筛选导入机制,会吸引符合产业方向的项目和企业加速聚集。

“我们很注重在这四大产业方向上去整合聚集创新创业和产业资源,聚焦细分领域形成我们的优势,通过不断地积累整合企业、产业和服务资源,逐步规范我们的产业孵化流程、提高产业集中度。”姚琳说。

在这个过程中,东莞松山湖基地又根据企业的服务需求,搭建了一系列专业服务平台,如产业链合会,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开展对接互动,为他们提供成为合作伙伴的平台和机会;组织资源对接活动,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对接服务。通过这些服务活动了解入驻企业的服务需求,开展精准赋能服务。

何为精准赋能服务?东莞加速器孵化服务人员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光学视觉项目很有发展前景,经过与该项目团队对接交流,帮助该项目落户东莞加速器,并成立了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又帮助搭建实验室、搜集技术应用典型数据;还帮助企业对接政府、科研院所、展会、市场和资金等各类资源;与比亚迪、华为、大族激光、欧菲光、扬州政府、兵工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在东莞基地的精准赋能下,这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成立两年后估值超过5亿元。

——东营创新孵化基地:聚焦优势产业+人工智能

东营创新孵化基地则提出“优势产业+人工智能”的产业孵化战略,围绕当地的石油资源禀赋和石化产业基础,助力东营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东营基地

基于这个战略,东营基地根据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强链、延链的现实需求,将深圳技术互补型企业导入东营,与东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业务合作。“我们把深圳的人工智能、装备信息化等技术跟东营的优势产业做一个结合,也希望把深圳好的产业创新模式和科技金融生态带到东营去,一方面帮助东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帮助东营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东营基地总经理屈冲说。

——株洲创新孵化基地:助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互动融合

2019年5月开园的株洲创新孵化基地,结合株洲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协同发展上做了一系列动作,推动“三链”的互动融合。

株洲基地

根据株洲市发展三大动力产业、五大新兴产业、两大传统产业的“3+5+2”产业规划布局,中国科技开发院株洲基地确立了智能制造和动力产业专业孵化器的发展定位,并围绕这两个产业延链、强链的现实需求,引进技术、团队、企业开展孵化;同时,联合当地国资平台——株洲市地产集团、株洲市高科集团等,共同设立了总规模5亿的投资基金,为基地在孵企业、落地株洲发展的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此外,还根据株洲市的产业规划布局,把符合株洲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引进、落户株洲,比如与深圳市拓达世纪实业有限公司开展强强联合,在株洲成立了湖南中科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该公司在存储行业的优势,通过中开院的品牌、管理、资本、供应链等赋能,在株洲落地、加快株洲市芯片产业的发展。

此外,中开院还在湖北宜昌市联合市政府和高新区、上市公司中科曙光打造了云计算孵化器;在青岛平度联合成功孵化企业爱能森科技打造了智慧能源专业孵化器。

聚焦产业 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中开院以“差异定位、产业导入、服务创新”的方式,服务于各地方政府的创新体系和产业链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开院异地园区聚焦当地产业发展,强链补链,助力产业升级,上图为部分异地园区代表

目前,中开院在全国开园运营27个孵化基地,其中有国家级孵化器6家、省级孵化器9家,在孵企业数量超过1700家。这些孵化基地分布在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创新创业资源、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布局等差异很大,在模式复制输出过程中,不能照搬深圳的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孵化基地建设运营方案。

“对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以新业态新产业培育为主、现有支柱产业强链补链为辅;对于二三线城市,以优势产业升级强链补链为主,培育新业态为辅。”中开院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定诚表示。

“政府是我们的客户,企业是我们的产品,我们以各地的连锁孵化器为抓手,把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工作融入到地方的经济工作中去,为地方政府做产业规划、制定政策咨询、孵化器建设运营合作、协助地方政府导入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构建区域创新产业和产业培育生态等”,中开院院长杨斌表示,“还要依托总院在深圳的优势,把深圳好的理念、模式、把深圳的资本、上市辅导经验等,带到地方去,帮助区域实现产业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化,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各孵化基地负责人也都信心满满,姚琳说:“因为松山湖发展的比较快,现在已经排到了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的前20名了。未来的创业孵化,一定是向专业化、产业集群孵化方向升级。我们中开院连锁孵化网络会朝差异化、专业化去发展。”

屈冲希望以东营基地为据点,向地方政府展示中开院创业孵化体系的模式和效果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他说:“除了东营之外,还会将我们的能力辐射到周边一些城市,助力周边城市发展”。

三十年漫漫征途,中开院坚守“科技成果转化”使命,持续探索、硕果累累。近30家全国连锁孵化网络体系,标准化输出的“一院一园一基金多平台”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孵化、构建产业生态的理念和经验,都将成为中开院继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的底气和动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