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热心帮你“反催收” 其实想赚服务费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2-05-17 09:17:46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5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近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向记者反映:接到消费者投诉本公司非法催收,主动联系对方时,却发现对方微信里全是“反催收”“解决逾期”等内容的广告,原来真正的消费者已经被社会上活跃的“反催收”人员顶替了。

“‘反催收’已经成为金融黑产的典型‘业务’了。”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催收”原本是金融机构为了收回放贷钱款,而通过电话、短信等合法手段进行催促缴纳的正常行为。疫情影响下,一些不能及时还款的金融消费者面临交款压力,同时也不排除一些“老赖”有意拖欠还款,因此给了专门从事反催收的不法人员以生存空间。

记者在某网站搜索“反催收”关键词,跳出的页面竟然多数是“这样做,能快速有效地停止被催收”“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催收与诉讼”“逾期被催收——已协助xxx人成功上岸”……多数广告发布人员活跃在有信用卡或网贷逾期的求助者帖子下方,在回答内容中,夹杂微信号等联系方式。而在一些视频APP上,这样的软广告数量更为庞大。

“当贷款逾期的债务人联系到这些组织后,他们会立马让债务人留下微信等联系方式,再私下沟通相关事项。”有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具体而言,反催收机构主要操作为:推荐下载防爆通讯录、伪造材料假装弱势群体申请减免费息、诱导催收员违规从而敲诈金融机构、或者借助舆论压力和行政投诉倒逼金融机构等。

“尽管看上去是在热心帮你解决债务问题,反催收组织其实并不是公益服务,他们当中有很大一批人目的是为了二次收割债务人。”有金融业人士介绍,在债务人向反催收机构购买服务后,通常还需要提供一些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在实行反催收结案后还会索要费用,通常是总欠款6%-10%的服务费。

如果是逾期金融较大的债务人,收取的费用甚至高达债务额30%-50%。一些机构还会诱导债务人不停向平台充值费用,并宣称缴纳的费用越高,服务越周到,反催收效果越好。

“反催收”引发的金融乱象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近期银保监、国家发改委表态或发文,打击恶意逃废债、治理“征信修复”乱象等;记者了解到,国内多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也成立首个“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以期达到净化行业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反催收’行为多数非法,严重者已可触刑。”深圳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轮值主任乔远表示,实践中,反催收组织通过所谓“维权”逃避合法债务、散布不实信息恶意投诉金融机构。这种情况下,可能违反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寻衅滋事;如果情节严重,还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第293条规定的“寻衅滋事罪”。

实践中,反催收组织在所谓服务借款人的过程中,假借各种名义向欠款人收取费用,数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此外,反催收组织还可能因滥用借款人的个人信息构成刑法第253条之1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