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加速成型,2035年七大机场跑道有望增至17条

来源: 读创深圳   2022-08-02 21:17:45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据深圳机场最新披露信息,6月份,深圳机场客运业务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实现旅客吞吐量214.59万人次,同比增长35.02%。未来的深圳机场,将形成三条跑道联动运行,“T3+卫星厅+T1+T2”多航站楼协同保障、空铁联运的全新格局。

把深圳机场扩建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中,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正加速成型。展望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7座运输机场跑道数量将由11条扩展至17条,客货保障能力较2020年约提升一倍,将在世界一流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深圳机场:在行业内率先复苏

7月28日,深圳机场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深圳机场在行业率先复苏。4月、5月连续两个月航旅客量排名国内机场首位。6月,公司客运业务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国内客运通航城市已恢复至疫情前九成,单日航班量最高达到900架次,创下今年疫情后新高。

除了国内航班逐步恢复,6月以来,国际客运航线也开始有序恢复。6月9日,深圳至温哥华实现单向载客运营;7月3日,新加坡航空恢复深圳至新加坡国际客运航线,每周日往返各—班。未来—段时间,深航、南航等基地航空公司计划陆续恢复“深圳-金边”“深圳-莫斯科”等国际客运航线运营。深圳机场将深度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精准发力,继续提升国际化水平,争取到2025年,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

为支撑未来发展,深圳机场正在扩建。其中,深圳机场第三跑道于去年开建,外海堤直立堤基础部分的施工已于近期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已迈进“快车道”。按计划,机场第三跑道将在2025年建成投运,能满足包括世界最大客机A380等各类大型客机起降。

此外,深圳机场将启动T1、T2航站区及配套设施项目。其中,T1航站区将与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是推动深圳机场实现空铁联运的核心基础设施。T2航站区则是机场打造面向亚太、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和航空物流枢纽的重要依托。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深圳机场T1航站区及配套设施项目与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将同步开展设计,力争平行实施,确保同时投用,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工作,而T2航站区及配套设施项目正在推进勘察设计招标工作。

大湾区主要机场加速扩容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拥有7座运输机场,11条跑道。其中,三座国际航空枢纽分别为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两座干线机场为澳门国际机场和珠海金湾机场;两座支线机场是佛山沙堤机场和惠州平潭机场,且均为军民合用机场。

除了深圳机场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机场均在开展改扩建工程规划建设,以期提升设施保障能力。其中,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项目预计2024年扩建完成,终端容量达到年旅客吞吐能力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1000万吨;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预计2025年完成,将新增两条跑道,终端容量达到旅客吞吐能力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00万吨;澳门机场填海工程计划在未来分阶段进行,机场候机楼T1南扩一期和北安第二候机楼T2工程完成后,机场候机楼年容量将扩容到1300万人次;珠海金湾机场自2019年启动改扩建工程,该项目包括新建T2航站楼及站坪、飞行区滑行道等项目;此外,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即将新建,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也已列入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新建6个C类民航停机位。

展望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7座运输机场将拥有17条跑道,预计目标旅客吞吐量约4.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客货保障能力比2020年约提升一倍。

提升湾区机场直连互通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扩容背后,是极为旺盛的民航运输需求。“虽然2020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民航业受到明显冲击,但仍然亮点频现”,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约8500万人次,其中,广州、深圳、珠海等内地机场旅客吞吐量均恢复过半,香港机场和澳门机场受到国际疫情形势严峻影响,客运恢复相对滞后。但货邮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共完成货邮吞吐量870万吨,相较疫情前增长8.5%。其中,深圳机场连续两年实现货邮吞吐量正增长,货邮吞吐量突破150万吨,相较2019年已增长22.2%,广州机场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吨,香港机场货邮吞吐量再次达到500万吨。而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Consulting预测,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客货运需求量有望达3.87亿人次和2000万吨。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也是落实国家战略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业已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民航局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除推动民航整体规模、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外,也强调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从大湾区的发展来看,融合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机场群建设首先可以加强人员流动,使互动关系更加密切,其次可以带来商机,从而促进资金流动。而机场群的建设是否能真正产生聚集效应取决于各机场之间的互动密切程度。

前述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未来机场群的协同发展需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强化互联互通等多方面推进。“例如,在流量管理、管制运行、复杂天气保障等方面,建立统一联动的空管运行模式,争取空域资源进一步释放和使用效率的提高。考虑以机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支撑,打造轨道上的机场群,扩大和加强湾区内运输机场的服务覆盖度和直联互通水平;建设高效、便捷的大湾区跨境直升机服务,实现枢纽机场及机场群之间多方式、立体化接驳服务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