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去博物馆,于厚重处品生香活色

来源: 深圳+   2022-05-17 15:16:22

5月15日,孙阳(化名)和朋友在位于深圳福田区的华强北博物馆留下了一张黑白的电子照片,这是她第一次在博物馆拍合影,这个和观众时刻互动的博物馆让她感觉十分新奇。

5月12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全省博物馆全年平均开放274天,接待观众4283.3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668.83万人次,增长63.8%。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博物馆观众数量呈回升之势。深圳有博物馆59家,居全省第二位。

随着博物馆数量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多样,深圳的博物馆正在以新的方式深入人们的生活,其功能从收藏、保存、展示、传承,单向输出扩展到休闲娱乐互动,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城市与人的融合交流空间。

最具打工人气质的博物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

收藏与记录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更是一座城市历史的积淀,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之一,莫过于逛博物馆了。

在深圳,最具“打工人”气质的博物馆当数由旧厂房改造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它是一座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是深圳改革开放的见证之一,被学者和专家誉为全国第一家平民博物馆、劳动者的丰碑。它是劳务工史料和文物标本的收藏展示基地,是劳务工历史和劳务工问题的研究基地,也是劳务工事迹和劳务工文化的参观教育基地。2011年该博物馆被评为深圳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三级博物馆”。

从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地,到如今新兴产业云集,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陈列着一件件记录深圳“打工人”拼搏历史的展品。这座博物馆2008年4月28日建成开馆,由1000多平方米的旧厂区改造而成。彼时,宝安有超过400万的劳务工,占常住人口的90%,是名副其实的劳务工大区。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全面展示宝安上屋电业厂的历史、各种生产线及产品;二是全面展示深圳及全国劳务工的史料和实物。值得一提的是,展厅内展示的物品、资料,无一不是向外来务工人员征集而来,每件展品的标牌都注明了捐赠者的名字,这些都是独属于深圳劳务工的历史故事。

这座博物馆也是孙阳来深圳以后最想参观的博物馆之一。孙阳出生于1999年,来自博物馆数量众多的山东省,从8岁开始,父母就会带她出入山东各大博物馆,逛博物馆是她日常消遣之一。她笑着说:“打工人参观劳务工博物馆,也算是历史的映照吧。”

最“好吃”的博物馆——沙井蚝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除了收藏展品,记录城市发展,也在客观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藏品在所属时代如何使用?因何命名?又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对于参观者来说,解答这些疑惑也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对于深圳人来说,“沙井蚝”绝对算得上声名在外,但少有人知道沙井养蚝的历史。

沙井是沙井蚝原产地,公开资料显示,这里从宋代开始插杆养蚝,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到了清代,沙井蚝民将蚝养到了后海、香港流浮山一带。1956年沙井蚝业社被国家评为“模范合作社”,1957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劳模集体单位”。上世纪五十年代,沙井蚝业派人到辽宁、海南以及广东的湛江、新会等地传授放蚝技术,苏联、日本、越南等国水产专家纷纷到沙井考察。上世纪六十年代,受国家水产部的委派,蚝工陈木根前往越南广宁省海防市传授养蚝技术。上世纪九十年代,蚝田污染严重,生产日渐式微。而今沙井蚝的异地养殖已获成功。沙井蚝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协作等生产习俗和蚝壳砌墙、上香礼拜天后的生活习俗,有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生产程序有种蚝、列蚝、搬蚝、散蚝、开蚝等。沙井蚝文化博物馆向人们展示千年金蚝的辉煌历史以及深厚、悠久的蚝业文化。该馆目前是全国最大的蚝文化博物馆。

沙井蚝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博物馆全部由青砖砌成,顶部为实木框架结构,建造风格参照传统蚝乡民居。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吃生蚝的最佳时间,也是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最热闹的时间段。每年12月,宝安区都要在这里举办“沙井金蚝节”,广大食客结伴而来,一边参观博物馆,一边大快朵颐,好不快哉。不过,从去年11月15日起,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暂停开放,建议市民出行前先咨询是否开馆。

最“好玩”的博物馆——华强北博物馆

在深圳的博物馆中,华强北博物馆应该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5月15日,孙阳和朋友相约在这里见面,像打卡网红景点一样浏览所有展区,她说:“这是一个时刻都在和观众互动的博物馆,它好像在使用各种方式想让我参与进来。”

一走进博物馆大厅,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一块巨大的电子芯片,不少参观者都上前驻足拍照。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称号深入人心。

2020年12月30日,华强北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是个很年轻的博物馆。华强北博物馆的藏品类别包括电子产品类、影音资料类、文献档案类、文学与艺术作品类、数据类、生活用品用具类及重要人物相关的物品类,其展品包括京华第一台收录音机,SED铁路GSM—R手持终端手机,还有股票接收机、深圳电子装备厂招工通知、征用土地协议书等……这些通过企业、个人及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来的藏品,每一件都和华强北息息相关。

馆内藏品的展出方式,设计形式也十分独特,在这座博物馆内,你可以随意拍照,与可触摸电子屏幕即时互动,自己掌握知识摄取的速度。甚至,你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参与一部手机的诞生,再通过扫描二维码将其存入手机相册,一部DIY手机就完成了。

5月15日,孙阳与好友在华强北博物馆内通过馆内设计拍摄了一张黑白合影,她第一次看到如此“喧闹”的博物馆,每个人都在笑和拍照。

《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省每34.56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即每百万人拥有博物馆2.89家,每百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0.1家。随着博物馆数量的不断增加,题材类型的不断丰富,博物馆的内涵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它们不仅是记录、教育与展示的基地,也正以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走入深圳人的生活,创造出独特的融合交流空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