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考古“大发现”催生深圳博物馆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1-12-30 09:18:31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3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深圳博物馆的诞生要从1980年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讲起。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掀起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埋藏在地下千百年的文物古迹纷纷出土。为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圳市文化局申请广东省文化厅派出文物工作队支援深圳,深圳文博事业从此起步……

深圳第一个出土文物展

深圳博物馆前馆长杨耀林回忆当年:“1981年10月2日,我买了一张9.2元的火车票,早上9点从广州出发,下午3点到深圳。”当时杨耀林在广东省博物馆工作,应深圳市文化局之邀被借调至深圳从事考古工作。在此之前,1980年8月至11月,时任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副队长的莫稚和他的队友率先来到深圳,并在小梅沙一个遗址里发现了一个6000多年前的彩陶盘,中国考古界都为之轰动。“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彩陶盘是深圳地区第一件史前时期的文物,盘上面有花纹(波浪纹)有颜色(赭红色),它与西安半坡是同时期的。”杨耀林说。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深圳市文化局的配合下,三个多月里调查发现和发掘多处古遗址、古墓葬,出土了史前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300多件。这就是后来深博的首批馆藏。

为了展示考古发掘成果,1981年2月3日至25日,深圳市文化局在深圳戏院组织举办《深圳出土文物展览》,这是深圳有史以来第一个出土文物展览,香港《文汇报》作了详细报道,轰动省港,观者如潮,社会反响强烈。

1981年8月,当时的南头人民公社文化站站长刘均雄在南头红花园基建工地发现古墓葬,随即报告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化局请省文化厅派出考古队前来抢救性发掘。1981年10月,杨耀林来到深圳后,立即投入到红花园古墓的发掘工作中。“红花园出土了很多文物。在整理这批文物时,我发现一块东汉时期的铭文砖,上面刻有乘法口诀。这块砖成了国宝,我称它为深博的镇馆之宝。这说明在1800多年前,深圳人就掌握了九九算术。”

南头红花园考古发掘进行到尾声,一天中午,杨耀林和刘均雄拿着考古铲,冒着强烈阳光,到距离红花园几里许的南头后海进行文物调查。“几乎同时发现一处沙坑里彩色亮丽的器物,冲过去趴在沙坑里,按照考古程序发掘出土了两件并排放置的彩绘陶瓶,瓶口上覆盖着青瓷碗,两瓶之间放置仰覆相合的碗。然而工地没有运输工具,我看到远处有一位骑单车戴竹笠的妇女,说明来意之后,她把车后座装番薯苗的箩筐送给了我们,这才把宝贝运回了考古工作站。当时负责文物工作的深圳图书馆副馆长黄爱英听说后乐坏了,自己掏出5元钱叫邹坚到南头酒楼买来白切鸡犒劳我们。”

1980年和1981年两次考古发掘和文物调查所获文物有800多件,全部堆放在荔枝林狭小的工棚里。正是这一系列考古发掘的重大收获及其展示,催生了深圳博物馆的诞生。

1981年8月11日,深圳市文化局以“深文发【1981】18号”给市委宣传部报送了《关于成立深圳市博物馆的报告》:“为做好文物的发掘和保管工作,特别是重要文物的安全,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项工作。同时,随着深圳特区建设的发展,对外文化交往更为频繁,充分利用深圳这一特殊地区,设立文物管理机构,有目的地展出我市和全国各地一些出土文物,向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游客宣传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博物馆是一个很重要的基地,并且还可开展一些文物展销业务,为国家争取外汇收入。”10月17日,深圳市编委以深编字【1981】49号发文:“为发掘整理我市出土文物,加强出土文物工作的组织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由市文化局领导,为局科级建制,事业编制五名。经费由市财政局文化事业经费中拨给。”

建立深圳博物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时代的呼唤!

深圳第一代文博人

1982年杨耀林正式调到深圳。“7月1日,下大雨,刮台风,我带着老婆、孩子、老母亲举家迁到深圳,所有家当就是一个饭桌、一个烂风扇、一个木头箱,一台人货车把我们拉到工地。”杨耀林说。当时,他们被安顿在深南中路与上步路交叉路口东北角荔枝林中的铁皮房工棚里,条件极其艰苦。大家从邻近的市政府干部宿舍引来照明电,没有自来水,饮用井水。吃饭需坐2元钱的中巴来往于泥尘滚滚的“深南小路”,到文化局饭堂(原新安酒家西侧)吃2元一顿的饭菜。让杨耀林至今难忘的是:“支援深圳的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副队长莫稚白天搞考古,晚上整理出土文物和做笔记到深夜。晚上,肚饥难忍,就拿着考古小铲到工棚背后挖番薯充饥。住宿地没有厕所,如厕就到荔枝林里用考古铲挖个坑掩埋了事……如今想来,当时的条件之艰苦,简直匪夷所思。”

杨耀林说,当年深博的“拓荒牛”为深圳的文博事业建设和发展不畏艰辛,图的是什么?每天只有6角钱的补助费,其时仅仅够买一支汽水。

是“使命感”的驱动,让大家铆足劲卖命地干。

如今,40岁的深圳博物馆风华正茂。而为它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的一代深博人已经退休。杨耀林说:“不了解深圳的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我们搞考古的人认为他们是无知的。一代又一代的深博人,发掘、守护着深圳的城市文化,把深圳博物馆建设成深圳历史文化的地标。未来,深圳博物馆一定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