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深晚现象级爆款作品这样炼成 《永不消逝的电波》持续回响,深晚创意“涟漪”不断

来源: 深圳晚报   2022-02-23 09:17:55

深晚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荣获第四届“你好,新时代”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最佳交互融合作品一等奖。深圳晚报记者 黄文 摄

《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团队。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扫码可查看《永不消逝的电波》。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02月2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潘韵琪)2月21日,由深圳晚报全媒中心、创意设计中心打造的融媒体交互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斩获第四届“你好,新时代——心中的旗帜”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最佳交互融合作品一等奖。此前,该作品已获得广东学习强国推荐及相关部门表扬,并先后作为优秀作品选送参评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新媒体作品、各级新闻奖等奖项。历经时间沉淀,“电波”持续回响,每次刷屏都能收获一番关注与好评,传播“长尾效应”显著。

好故事“能看得见、也走得进”

2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你好,新时代——心中的旗帜”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朱广权是这样介绍即将揭晓的最佳交互融合作品奖项的:“科技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丰富多样的融媒体技术也给我们带来全景式、沉浸式、交互式的视听体验,让好故事能看得见、也走得进”,而H5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诞生的一部作品。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大媒体纷纷亮出绝活,以最高品质的作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故事。对于以创意型传媒为定位的深圳晚报而言,这同样是一次亟待我们交出满分答卷的“大考”,一个可以横跨百年历史的题眼成为创作的关键核心。

去年3月,创作团队在几次头脑风暴后终于拍板,决定打造一个交互H5,用一个声音器件作为载体,通过交互播放出不同时期的经典原声,以声音为线索串联起百年历史,但方案框架卡在了“声音器件用什么”这个问题上,留声机、黑胶唱片还是录音机?策划团队总是感觉没有一个物品能跨越百年,做到与每个历史时期都十分契合,项目进度汇报多次迟迟难以得到肯定继续推进。

在一次查找资料看到中共地下党联络的故事时,《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个经典电影映入策划主创的眼帘,以电波为原点发散,相关人员草拟了一个备选方案准备汇报,其打算选用5~6个不同年代记录声音的物件,对应还原各个年代的经典原声,在画面呈现上各种物件传出来的声音都可以对应到声波这种表现形式。这次汇报会上,原本在举例时被顺带一提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字眼被深圳晚报负责人敏锐地捕捉到,其当即建议策划团队就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主题概念,互动形式也从电报机上做文章,深入“地下党员传送情报”的视角,打造一个沉浸感十足,又能通过还原历史经典原声来讲好故事的互动体验H5。

“题眼”就此有了,策划也有了核心骨架,团队在呈现形式的外壳之下为作品注入内容灵魂,一场第一人称视角为地下党员的惊心动魄的革命旅程缓缓拉开序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年间的沧桑巨变逐一落脚到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和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上。

主创团队策划了7个“虚实结合”的具体情境,比如:在南湖上叩响红船的舱门,通知正在召开党的“一大”的参会者有人靠近;长征过草地途中收到密函,把信纸拖拽到烛光下,让用隐藏药水写的情报文字显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通过破译摩斯电码把这一消息传遍华夏大地等……打造了一套让用户在情境中根据指引提示操作机关,并进行解谜完成闯关并解锁下一关卡的体验式交互逻辑。

在每个任务之后还有“隐藏彩蛋”,每个事件对应的经典历史原声或影视原声将响起,唤起不同年龄用户对国家深埋于心的记忆。每个任务需要用户亲手操作、亲身感知、亲耳聆听,一个个在书上被铭刻的由革命先烈书写的历史此时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体验,代入感油然而生。

好内容+精技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从策划到平面设计再到后期动效开发,这部作品犹如一块璞玉经历着反复雕琢。在确定故事H5脚本文案后,设计团队仅确定平面风格就出了不少于5稿小样,在确定基本风格开始制作平面后,每个画面的色调、光影等也都经过团队多次讨论、调校,有时候一个光线照射角度、或是纸张褶皱泛黄的程度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直接反馈到用户端就是体验感真实与否的效果。终于在去年5月下旬,产品进入到动效开发环节,交互技术的加入,让画面的每个元素与用户之间产生物理上的联结,随着点击、拖拽、擦拭等不同动作的设计,每个任务有着独一无二的交互反馈,也让这一场“地下党员”情报任务变得更具挑战性,用户不只接收作品传达的文字内容,也要通过获取的信息给出自己的操作反馈,让交互变得更具参与性,沉浸感十足。遇到动效技术难关需要攻克,设计团队熬夜研究如何让擦拭动作更为流畅,产品策划人员也会为每一页反馈时长是否合理,音频、声效的加入是否与画面精准匹配而和设计团队不停精雕细刻。

时间临近7月1日,作品历经多次打磨,前后修改十余稿,终于从文案、视觉设计再到音效、音频、交互逻辑、动效反馈最终都呈现出精品的水准。“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个曾火遍中国的IP,在2021年又被深圳晚报创意团队赋予新的色彩和体验,好的原创内容被赋予生机,在融媒体技术的加持下脱胎换骨,变成一场精彩纷呈的互动旅程。

好创意“涟漪不断、永不打烊”

在去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天,《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深圳晚报全平台发布,作品中的主角“邮差同志”刷屏全网、朋友圈,读者用户纷纷互动打卡体验“代入感”极强的解谜游戏,在互动中了解党的百年风华,许多网友、用户留言纷纷表示戳中泪点:“泪目!”“感动了,每位党员都是邮差同志”。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中成为一抹亮色,以“润物无声”姿态讲述百年党史辉煌、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让用户在精致的交互体验中自然而然感受到共鸣、触动,《通信兵编辑部》也辗转联系到创作团队,传达通信兵老兵对作品的喜爱和认可。

深晚作品频频刷屏的背后,其实是深晚人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共鸣点、兴趣点,与人民群众实现共情、产生共鸣、发生共振的结果。2021年,深圳晚报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发挥媒体融合平台优势,还推出了《是什么让网友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盐防严守》《百米距离竟走出41006步!》《“移动帐篷”》《他向交警道辛苦交警向他敬个礼》等多个具有鲜明时代性、人文性、创意性的优质爆款作品,集中展现了深圳晚报在内容建设上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而H5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微电影《仓生》《向前》等创意融媒产品集群式也不断涌现,创意传播显现“涟漪效应”,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力。

正如电波永不消逝一样,未来,深圳晚报在追求创意和原创内容的道路上,将永不止步,以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回馈广大读者和用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