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袁曙光团队在国际GPCR-DOCK大赛中斩获前三甲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2-04-14 21:17:46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4月14日讯(记者 叶梅)4月13-14日,第七届国际iHuman GPCR论坛线上召开,会上公布了全球GPCR-DOCK 2021大赛结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袁曙光学术团队在全球45个团队提交的近800个参赛预测模型中脱颖而出,斩获前三。

据了解,国际GPCR-DOCK大赛由著名结构生物学家Raymond C. Stevens等发起,旨在验证当今生物计算和AI方法能否正确预测出GPCR的三维结构折叠以及相关药物分子与GPCR的结合模式。

袁曙光团队针对5个重要的药物靶点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PCR)的三维结构折叠及其药物分子结合模式进行了精准预测,靶标整体结构原子位置平均RMSD(root-mean-square deviation)与实验结构相比只有1.96埃(Å)的差别;而关键性的七次跨膜区域的原子位置平均RMSD与实验值相比只有1.29 埃的差别。据大赛组织者之一美国UCSD的Irina Kufareva教授介绍,本次大赛的5个靶点预测难易程度分别为:GPR139<NPY1R<APJ<NMUR2<kOR。袁曙光团队在kOR等靶点预测中斩获全球前三甲。相关预测不仅正确复现出GPCR折叠模型,并获得精准的药物分子结合模型。

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PCR)是最重要的药物靶点,人体内总共有820多种不同的GPCR,与几乎所有的人类重大疾病均密切相关。近40%的上市药物都针对GPCR而开发。GPCR-Dock大赛距今总共举办过4次,分别在2008年、2010年、2013年以及2021年。大赛旨在验证当今生物计算和AI方法能否正确预测出GPCR的三维结构折叠以及相关药物分子与GPCR的结合模式,以为当今GPCR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袁曙光主要从事计算生物学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2014年,袁曙光创造性提出GPCRs的激活机制与连续水分子通路学说,并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此外,他所设计的两个 first-in-class的GPCR药物分子顺利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并且获批国际专利,目前,其中一个分子成功进入临床二期。2019年,袁曙光加入深圳先进院,聚焦利用生物计算和原创生物技术针对GPCR进行原创新药研发。

image.png

第七届国际iHuman GPCR论坛。

image.png

团队预测的模型与实验模型叠合图,及大赛排名截图。

image.png

根据大赛官方数据,团队预测结果与谷歌AlphaFold2 、RosettaGPCR预测结果比较。(数值越低越精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