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深圳最早党小组活动旧址焕新

来源: 深圳晚报   2021-10-28 09:17:12

修缮后的琬璧公家塾。深圳晚报见习记者王涛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0月28日讯(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王涛)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的楼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这座古村中,隐藏着深圳地区最早的党小组活动旧址——琬璧公家塾。这里是深圳第一个党小组旧址、是深圳地区第一个农民协会的诞生地、是深圳红色基因星火燎原之处……今年,这里还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使命——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

在楼村古老的明清建筑群中,脚踏青石板,穿过一条百余米长的小巷,便来到了琬璧公家塾。建于清代的琬璧公家塾由两座青砖砌成的连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广府式建筑,占地面积119平方米。

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建筑的门楣上有“琬璧公家塾”五个石雕大字,苍劲有力。房檐上雕刻着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房梁上的壁画依稀可辨,雕梁画栋可见其昔日风采,一砖一瓦都沉积着历史的厚重感。

活化利用

琬璧公家塾重获新生

事实上,琬璧公家塾并非一直保护得如此完好。曾经,琬璧公家塾由于年久失修,房屋主体一度出现倒塌,建筑整体保存较差。直到今年,深圳市公布“四史”教育实践基地,琬璧公家塾成为光明区入选的三个基地之一,琬璧公家塾迎来了新的生机。

新湖街道成立琬璧公家塾活化利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按照“专人负责、专款专用、专业施工、专项督导”的模式,全力推进修缮及活化利用工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第一时间确定了整体修缮复原方案,通过一个月“兵团会战”完成了主体施工。同时组建专业楼村琬璧公家塾修缮保护团队,“群策群力”式献策梳理挖掘新湖街道楼村、圳美等具备革命史实的事件、人物、建筑,顺利完成了琬璧公家塾修缮,以及“星火光明”党史教育主题展布展工作。

6月30日,经过修缮的琬璧公家塾全新亮相,并举办陈氏琬璧公家塾“星火光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通过新形式和新载体,大力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参与性、群众性,增强其触及灵魂、融入血脉的影响力。

红色传承

深圳第一个党小组旧址

据介绍,琬璧公家塾是陈琬璧家族的家塾,后来开放给村民使用,村里许多寒门子弟在这里读书,接受文化教育熏陶。渐渐地,这里成为楼村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是诸多村民的启蒙之地。

辛亥革命期间,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到楼村从事革命活动,在琬璧公家塾召开秘密会议。1925年,中共宝安县党组织创建人黄学增、龙乃武等在楼村琬璧公家塾建立了党小组,该组织是深圳地区最早成立的党小组。小组成员多数是琬璧公家塾毕业的知识分子,琬璧公家塾成为活动中心。后来,党小组组长陈义妹在琬璧公家塾整训农民起义队伍,改编农民自卫队,组织武装暴动。

从村民文化启蒙之地到深圳第一个党小组旧址,琬璧公家塾记载着楼村乃至光明地区的红色革命史。这里留下过许多革命先烈的足迹,是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红色村落,也是深圳地区第一批党员的诞生地,宝安县第一、二、三届县委的所在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点燃的革命星火,燃遍了宝安大地。

讲好故事

在学史知史中感悟真理

目前,琬璧公家塾已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群众开放,旨在让更多的市民走进琬璧公家塾,了解更为丰富的深圳党史,更好传承革命精神,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史知史中悟真理、在抚今追昔中赢未来。

接下来,新湖街道将破解传承难题,生动讲好琬璧公家塾红色故事。实施红色资源普查工程,走访琬璧公后人、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等,深入挖掘和征集楼村琬璧公家塾文物史料,建立红色资源库。广泛宣传琬璧公家塾红色故事,提高群众对琬璧公家塾的认同感,进一步发挥好深圳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