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青春无悔从警路 实干争先耀警徽——龙华公安优秀青年民警风采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2-05-04 13:21:36

徐泽芳 陈炜轩 梁国磊 王玮 徐焱 苏妍琦

核心提示

青春,是意气风发;青春,是无畏向前;青春,是流淌在心中的热血。在深圳龙华警队,有一群身穿藏蓝警服的青年,用他们的敬业和奉献诠释着青春的意义,凝聚起龙华公安青年民警的责任与担当。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笔者走进充满年轻活力的龙华警营,聆听各个岗位青年民警忠诚奉献、实干争先的奋斗故事。

◆ 年轻女法医徐泽芳——

为还原真相伸张正义贡献法医力量

身穿白大褂,戴上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帽,外加橡胶手套和鞋套,徐泽芳就这样“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这样的场景不是在医院,但徐泽芳手头上的活却和医学息息相关。徐泽芳在龙华公安分局刑事警察大队从事法医物证鉴定工作,是一名年轻的女法医。

徐泽芳出生于医学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医生。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她从小对医学就产生了浓厚兴趣。谈起从事法医工作的初心,她说:“因兴趣而吸引,因深入了解法医工作的使命和责任而坚定信念。”徐泽芳高考填报志愿时正值小说《法医秦明》大热,书中屡破奇案、严谨干练的法医形象吸引了她的注意。她开始搜集更多法医题材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深入了解法医职业。越深入了解,她越坚定自己选择的初心,为能同时穿上藏蓝警服和白大褂而骄傲自豪。

还是在校生时,徐泽芳参加实习,跟随师父出勘现场的第一个案件便是恶性伤害案。在师父带领下,徐泽芳学习如何开展生物痕迹勘验,学习如何分辨“滴落血迹”“喷溅血迹”。一场场现场勘验下来,她由衷感慨法医工作的不易和艰辛,也深深感受到法医肩上的重大责任。

2019年加入深圳警队后,徐泽芳在基层派出所历练了两年。后来,她主动请缨加入人才紧缺的法医岗位,参与法医物证鉴定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重拾专业本领,她从最基础的检验鉴定工作做起,如提取、纯化、扩增、电泳,日复一日重复着每个检验步骤,耐心地做好血样、微量痕迹等检材的检验鉴定,不到半年就可独自检验鉴定了。

“因为我刚来不久,为了尽快上手,我就把实验室同事的案子都认真学习了好几遍。”徐泽芳说。如今,面对各类需要法医参与鉴定的案件,徐泽芳早已能独当一面,淡定从容。今年2月,她收到办案民警从案发现场提取的一大堆头发,要求从这“千丝万缕”中锁定嫌疑人。“我就把一堆头发拿出来,分成八组,一根一根擦拭,从中提取有用物质。”经徐泽芳彻夜未眠的梳理比对,最终在这堆头发中发现有一人的浓度最高,极有可能是嫌疑人。民警获知结果后,迅速锁定嫌疑人并将其抓获归案,经审讯,该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正是徐泽芳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和对工作负责与执着的精神,成为了案件成功侦破的关键。

“我愿意将自己的青春都贡献给法医事业,用科学还原现场,用证据揭示真相,去捍卫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徐泽芳说。

◆“95后”新警陈炜轩——

快速成长攻坚侦办百万元诈骗案

今年3月,入警不到半年的陈炜轩从派出所调入分局刑事警察大队三中队工作。该中队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负责电诈犯罪打击。电信诈骗隐蔽性强,侦破难度大,这给陈炜轩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作为一名新警,就想多破大要案,才能快速成长,不断锻炼技能和磨炼意志”。陈炜轩坚定地说。进入三中队不久,陈炜轩就接手一宗百万元交友诈骗案。

2022年初,王女士通过某交友网站认识了一名网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对方以“优惠券返现”为名,诈骗了王女士105万元。

陈炜轩接案后迅速开展研判工作,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杀猪盘”诈骗案。“诈骗分子用工作照、生活照,以及工作环境的视频,将自己包装成某知名企业的高管。‘离异’的他甚至还准备了小孩的照片。”陈炜轩说,诈骗分子这一套“装备”很齐全,很容易让人落入诈骗陷阱,“骗子平时聊天还有很多话术和王女士培养感情,并针对王女士遇到的生活困难出主意,平常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二人的网恋关系逐步升温。当关系稳定后,骗子就开始引诱王女士投资,当王女士尝到‘小额回报’的甜头后,骗子就诱导其大额投资并卷钱跑路。”

通过排查涉案线索,陈炜轩发现该案是一起由境内引流团伙、境外诈骗团伙相互勾连共同实施的诈骗案件。通过一周的加班加点,陈炜轩逐步摸清整个引流团伙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为案件撕开了突破口。该团伙在广西玉林设立窝点,利用恋爱网站、交友APP等社交软件物色受害人,通过营造“高富帅”人设与事主建立联系并添加微信,将受害人引流给境外诈骗团伙实施诈骗。

4月6日,陈炜轩和专案组成员一同前往广西玉林踩点。由于这个团伙分成了几个小团队,各个团队位置分散,且流动性较大,经常昼伏夜出,给抓捕工作带来较大难度。“有一个嫌疑人经常下午出去,凌晨回来;另一个嫌疑人又喜欢凌晨五六点出门。”陈炜轩说。为摸清他们的出行规律,他和同事们在村里通宵蹲守,吃饭、睡觉也都在车上,这才基本确定了主要嫌疑人的生活和出行规律。

陈炜轩所在的抓捕组,嫌疑人租住的房子里有很多住户。陈炜轩刚开始无法确定嫌疑人具体住在哪一间,但在踩点时却发现,嫌疑人晾在窗台的绿色格子衬衫和前期图片研判时看到的几乎一样。不经意的一瞥,陈炜轩顺利通过格子衬衫锁定了嫌疑人的居住窝点。最终,他们将8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现场查获作案手机41部。

“初入警队时,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我的师父,只要不懂就会‘抓’他们来问,学习前辈的侦查思路。”从初入警队“人人为师”到全过程参与打击电诈案件,陈炜轩在一次次经历中不断成长。

陈炜轩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他说,涉嫌诈骗的网站、APP属于诈骗链条中的技术端,希望能发挥计算机专业的优势,为打击电诈犯罪贡献力量,无悔青春,无悔人生。

◆“警队生力军”梁国磊——

侦查破案一线的“拼命三郎”

嫌疑人从21楼向楼下疯狂逃窜,他一直追到1楼,再狂奔两条街将嫌疑人抓获。他就是龙华公安分局松元派出所案件办案队民警梁国磊,外号“拼命三郎”。虽然梁国磊从警仅有2年,但已成长为办案队的中坚力量。

今年2月,侦查发现两名涉嫌虚拟币诈骗的“老板”藏匿在江西南昌。根据部署,梁国磊与同事一起对其中一个诈骗窝点进行集中收网。当民警推门进入诈骗团伙办公地点时,公司“老板”听到风声后,从21楼猛向1楼冲,疯狂逃窜。见状,梁国磊和辅警甘剑芳顺着楼梯穷追不舍。追到一楼时,甘剑芳不慎摔了一跤,梁国磊遂独自一人锲而不舍地继续追击,足足追逐了两条马路,终于将其抓获。“当时我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把他抓到。”梁国磊事后说。

今年4月中旬,梁国磊需到医院进行一次手术。“住院耽误时间,我得把工作全部交接完才能放心住院。同事已经很忙了,平白无故给同事加几个案件,我也觉得不好意思,我能做就先把自己的工作做了。”梁国磊说。

入院治疗前的一个星期,梁国磊把手头案件的材料整理好,并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条理清晰地写在一张纸上。接手的同事不需要了解案情,看步骤便能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都是些“转交”“帮忙送一下”等简单的活。4月17日,忙完所有工作的梁国磊才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在松元派出所案件办理队,“90后”青年民警占了绝大部分。生于1995年的梁国磊入警仅2年,如今是案件办理队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4月24日,梁国磊觉得身体恢复得还不错,以所为家的他出院回到派出所休养。虽然没有回到岗位上,但梁国磊常常和同事沟通原先交接的案子。他说:“自己的案子,无论如何都要自己跟到底。”

梁国磊办理的案件大多为民生小案,但他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把一个个小案记在心头。他说,立足案件办理本职岗位,把关乎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小案办好,是一名青年民警应该有的样子。

◆“亲友团”王玮——

用真心真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她长期扎根公安信访一线,面对群众的求助,化身“亲友团”,把信访之事当“家事”,把群众当家人,她就是龙华公安分局执法监督科民警王玮。王玮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群众的点赞。

2021年4月22日,王玮接到一件信访件。信访人邬某称,她的“妻子”严某1992年在深圳出生,在脐带都没脱落的情况下就被生身父母遗弃,幸亏被一位拾荒奶奶发现并收养。因奶奶不会办领养手续,严某一直没户口。7岁时,奶奶因病去世,严某再次变成“孤儿”。后来,严某在打工过程中和“丈夫”邬某相恋,两人生活在四川江油。由于没户口,两人无法办结婚证,也无法解决两个子女的读书问题。严某曾回到龙华寻找以前生活和打工的场所,但时过境迁,20年前的地方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两地均没有证据证明严某的出生问题,户口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接到信件后,王玮马上打电话给严某,安抚她情绪:“我们了解情况后,会帮您了解政策问题,想办法帮您解决。”龙华公安分局多次组织信访、户政部门专题研究严某反映的落户问题。去年5月1日,王玮和同事,以及户籍民警组成的工作专班放弃休息时间,远赴四川江油,和当地公安、民政、村委会等部门协调解决严某的落户问题。

经过2个多月的谈心交流,70多天的协调沟通,40余份材料的开具佐证,严某终于得以顺利落户。拿到身份证、户口本的夫妻俩向王玮所在的工作专班寄来感谢信。

还有一名信访人杨女士反映,她的儿子黄某因与其发生激烈矛盾,2016年1月电话告知她可能到深圳龙华打工后失去联系,一直杳无音讯,下落不明。王玮收到该信件后立即上报,龙华公安分局第一时间启动失联人员查找合成作战机制,在一天时间内成功确认黄某人身安全。这时,王玮又电话联系黄某,劝说他到派出所见面了解情况,但他存在抵触情绪。王玮又添加黄某为微信好友,再次进行耐心沟通。经过3个多小时的交流和劝解,黄某终于放下抵触和戒备心理,愿意与母亲和解。从接到信访件到促成母子团聚,仅用时一天。

作为公安信访工作的一线民警,王玮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她说,践行“人民至上”,说到底还是急群众所思所盼所求,解群众的所忧所困所难,才能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王玮的努力下,一宗宗疑难信访件得到解决,多宗化解案例被省公安厅等单位列为典型模范案例,经验做法多次被宣传推广。

◆“多面手”徐焱——

“派出所里我年轻,让我来”

他是龙华区“最美政法战疫青年”“第二届十大青年演说家”,也是龙华区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百年党史故事“最佳讲述人”……他是龙华公安分局油松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徐焱。

2019年,在内地当历史老师的徐焱考入龙华警队,从人民教师“跨界”成为人民警察。在成为警察前,徐焱做过大学教师,当过政府部门公务员,个人履历很丰富。怀揣“警察梦”的徐焱成功圆梦后没有停止闯的劲头。他在疫情面前勇挑重担,在反诈直播间当反诈主播,又在派出所研究队伍精细化管理的重点课题,还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快速成长为公安战线的“多面手”。

2020年初,因疫情防控需要,人们拉开社交距离并减少人员流动,油松派出所传统的线下反诈宣传面临困难,甚至因疫情严峻而不得不暂停。“面对群众受害受损,如果我们无所作为,这是说不过去的。”徐焱说,他想了个办法另辟蹊径——把反诈宣传搬到线上,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直播方式做宣传。经分析警情,徐焱发现被诈骗的年轻人占比高,就做起了主播宣讲反诈。后来,徐焱又找来龙华公安分局反诈宣传负责人、社区工作站站长、商场管理团队,用不同岗位的角色进行反诈宣讲,实现反诈主播和反诈形式多元化。由徐焱策划的8期线上反诈宣讲,每期同时在线人数最多达到8000人,观众数量远超线下宣讲。

随着疫情的好转,徐焱又接到市公安局“派出所队伍精细化管理”重点课题试点的任务。他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在攻坚期间,徐焱牵头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攻坚任务为8大项、25小项、105条具体措施,制作攻坚进度监测表、编订攻坚工作专刊、组织攻坚主题宣传、撰写相关报告材料、梳理课题攻坚台账。这些全部体现在徐焱绘制的一张张“蓝图”上。“队伍精细化管理看起来是队伍建设。实际上,队伍建设涉及派出所的方方面面。”徐焱说,“在队伍建设中,哪一天要达到什么目标,就要考虑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要做好详细的方案。”后来,徐焱的课题顺利通过市公安局验收,相关经验被借鉴和推广。

徐焱所在的综合指挥室如同派出所的“大脑”,指挥调度、政工党建、后勤保障等众多工作囊括其中。作为派出所里的年轻人,徐焱总是想着多干一点,让老同事能有空多休息。他主动把指挥调度、数据分析等派出所里的核心业务揽了过来。“指挥调度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得运转,要熬夜,节奏更快,我年轻,让我来。”他说。

◆“娘家人”苏妍琦——

事无巨细守护警队“大后方”

她是民警的“贴心人”,是警宝们的“大家长”,是女警和警嫂们的“知心姐妹”……她是龙华公安分局政治处民警服务中心的民警苏妍琦。她说,广大民警奋战在一线,她能做的就是立足本职工作、照顾好“大后方”,尽可能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从各个方面凝聚起全分局的向心力,进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龙华公安分局女民警近200人,为当好女警们的“娘家人”,苏妍琦常常为女警们寻找和提供业余学习的机会,在线上或线下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很多女警都冲在第一线,也有很多女警从事繁琐的内勤工作,平常工作非常忙,忙到忘记自己是个女生,我要让我们女警在工作之余做回自己。”苏妍琦说。

每当节日来临,苏妍琦的工作更是忙上加忙。“三八”妇女节的到来,苏妍琦早早开始准备,想方设法给女警们过一个难忘的节日;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她又筹备开展座谈会、党建活动,增强青年民警理想信念,拓展青年民警发展平台。每年“六一”或寒暑假,苏妍琦又想到了民警们的孩子,依托家委会组织警宝线上线下的亲子活动。她说,每次看到警宝们,她都特别开心,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了萌娃们的笑脸,还因为实实在在地帮助民警们减少一点后顾之忧,让他们更能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男民警占比大的警队里,为了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减少对家庭的亏欠,苏妍琦又当起警嫂们的“贴心人”。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民警常常收到紧急任务。警嫂们有时不理解,和丈夫定好时间休假,都要出发了,却被丈夫临时“放鸽子”。这时,苏妍琦就主动联系她们,悉心听取她们的心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安抚她们的情绪。

“虽然在外人眼里,我做的很多看起来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但能为民警、警属们多做一点实事,帮助大家解决后顾之忧,我很有成就感。”苏妍琦说。

本版撰文:文复 金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