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什么样的城市阅读让城市永葆活力

来源: 晶报   2022-11-07 09:17:01

王春永

诗人苏舜钦在岳父家的书房里读《汉书》下酒,他的岳父要派人偷看,才知其才具;名士王闿运在祁门湘军大营中读《汉书》,曾国藩也是派人看到了才断定其要当逃兵。这两个典故,都说明读书对古人是很个性甚至很私密的事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雪夜围炉读禁书”难以公开分享的特有享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个人的读书生活是其人格精神的完整展现,即便读的是《汉书》这种司空见惯的书,也太容易暴露自己是几斤几两了……

所有阅读都是寻找和塑造自我的过程,不过现代人的读书活动已经明显和古人大异其趣,越来越成为一种公共活动。人们基于相似的阅读兴趣聚在一起读书,读书会、读书小组在线上线下遍地开花,在各个城市都成为了一种流行现象。

想来是现代人已经不满足于以自己的有限经验来读书了,转而期待在与作者的共鸣之外,还能有与其他读者的分享,从而建立起一种精神联系。不断发现一本书是如何装进不同的筐子里,反过来在他人的阅读背景下来审视自己的状态,反省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是过于“素隐行怪”。这不也正是跳出所谓信息茧房的过程么?

2000年来到深圳以后,我也参加了几个读书会,包括深圳读书会和不远处读书会。正是在交流中我才知道,对一个我认为是常识的东西,有人会有大相径庭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孰对孰错,却无法像预判股市点位一样可以得到验证。在出版了几本博弈论的书以后,我也从听众慢慢变成客串的讲者,不仅发现被“喷”是分享者的宿命,更发现讲清楚何为“他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共同知识并不那么容易。但也正是在这种碰撞和接纳中,出现了一个彼此理解和相互丰富的空间。这些,都得益于深圳书城、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个交流平台。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公共阅读确实可以促进对城市文化的共识和认同。现代城市的发展,读书会的数量,居民人均年度阅读图书的数量,公共阅读空间的多元化程度,既是果也是因。

有人由深圳的城市阅读联想到它“创新之城”的美誉,指出二者的关联,以及阅读与城市活力的正相关。实际上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提醒和警觉。创新活力来自于问题的提出、思考和探索,而不是答案。答案都是以排它性的规范形式出现的,当我们通过阅读获得了常识和观念,也达成了越来越多共识的时候,就要警惕会不会形成条条框框。从逻辑上来说,任何成为答案或规范的东西,必然会逐渐丧失最初的活力,也必然会成为活力的敌人。

一座城市的阅读生活,一方面是由一个个空间、一场场活动拼接而成,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文化冲动,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整体在不同方向的尝试和发展。它不能被机械地分解为毫无关联的条块,也不能被理解为在某种计划之中的步骤。既欢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吟哦,也容忍“好大一只鸟,好大一片水”的喊叫。唯其如此,才能在不确定中保持自己的活力吧?

(作者系香港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分社社长)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