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未来十年电池体系还会经历三次技术变革

来源:界面新闻   2022-07-21 20:46:09

记者 "王勇

动力电池万亿产值在即。

7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的投资已超过万亿,产能扩张到1000 GWh;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进入TWh时代,产值也会进入万亿级别。”

欧阳明高指出,从技术角度进行展望,未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要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

从高端化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要做到高品质、高安全、高技术。”

“过去十年,中国动力电池已经实现成本大幅下降,竞争力大幅提升,在结构创新方面异军突起,比如宁德时代(300750.SZ)麒麟电池、比亚迪(002594.SZ)刀片电池、中创新航软方壳电池、蜂巢能源短刀电池等等。”欧阳明高指出。

他说道,“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创新,要从电池结构创新逐步发展到材料体系创新。这是一个更加复杂、更需要时间积累的领域,但也是全球动力电池创新的制高点,此前的材料创新大多由国外主导。”

“未来十年电池体系还会经历三次技术变革,2035年前一定会规模生产能量密度为500 Wh/kg的下一代电池。”欧阳明高表示。不过其并未展开介绍三次技术变革的详细信息。

他进一步指出,“从技术角度来看,固态电池将是最值得重视的技术。目前日本、韩国、美国在全国的电子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中国电池产业也要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全球协作解决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问题、界面问题以及复合电极制备问题。”

他同时认为,“动力电池低碳化要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低损耗。”

瑞士信贷研究报告指出,1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生命周期能耗为112吉焦(GJ),其中加工阶段贡献42%,焦炉煤气32%,原煤占全生命周期能耗的23%。合成石墨的生产更加耗能,这导致运营商寻求最便宜的煤炭资源,从而增加碳和其他排放。

对于石墨负极材料的碳排放“从摇篮到大门”的排放强度评估正在增加。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天然和合成石墨生产1吨的排放强度分别为16.8和17吨二氧化碳当量。

欧阳明高对此表示,行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能耗大、成本高、碳排放严重,首先的方案就是进行材料回收,最终依靠绿电实现电池生产全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

最后,动力电池智能化要做到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控制。

欧阳明高表示,智能设计已经历了实验试错、仿真驱动到智能化全自动三个发展阶段,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研发费用可以节省70%-80%。

“智能制造则要实现极致制造,从百万分之一的缺陷电池到十亿分之一的缺陷电池,对生产对生产过程的监控要达到3000个以上的质量监控参数。”他表示,“智能控制则要将传感器电池放到电池里面去,进行全方位控制,软件方面引入人工智能实现新一代的智能电池。”

“欧盟已经提出了2030年新一代智能电池的计划目标,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也要加大创新力度,面向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从材料选择、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链条智能化。”欧阳明高总结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