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双丰巴扎的烟火味

来源:兵团日报   2022-04-15 12:47:25

●尚新革

在新疆,赶集被称作“赶巴扎”。我所居住的二师三○团双丰镇巴扎日恰逢周末,这天,团场居民老老少少倾城而出,提着篮筐、推着购物车,约上好友二三人纷纷前往。

巴扎位于团部一片空旷地上,四周设了东西四排、南北两排地摊,客商多时,团场商户门前也摆满了摊位,花花绿绿的遮阳篷,好不热闹。远处更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行商坐贾,比比皆是,五花八门,别有一番情趣。

平日里,这片空地是寂寞冷清的。除了卖衣服的商铺,还有五金杂货、蛋糕点心屋,太阳晴好时店铺门前有几个老人晒着太阳,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过往……这种生活常态人们早已习惯了。然而到了巴扎日,寂寞冷清的气氛被热闹的人群和琳琅的物品取而代之,一周一次的巴扎日,使平静的日子突然出现了一个高潮。

满载着猪羊牛肉、衣服鞋袜、糕点水果的车辆相继开进空地,热闹的气氛也随着汽车、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一点点被运来。做生意的大哥个个是驾车好手,左拐右转将车准确停靠在摊位前,卸货、摆货一气呵成。很快,巴扎上就人头攒动,商贩们都摆起了摊子,等待着顾客。

团场巴扎不像城镇巴扎那样精细,各种摊位、店铺和货物几乎混合在一起,卖水果的摊位边上摆放着衣服鞋袜;五金杂货店边有售卖糖炒栗子的摊位;卖花的花郎身旁则摆放着首饰玉器……

民以食为天,人走到哪儿都离不开吃,放眼望去,巴扎上石榴、巴旦木、葡萄干、砂糖橘、火龙果、卤牛肉等等,令人目不暇接、食指大动。

羊肉串是巴扎上最紧俏的美味,也是巴扎上少不了的民族风味小吃,摊子前总是围着不少人。烤羊肉的老板麻利地将鲜嫩的羊肉肥瘦搭配串在特制铁钎上,每串五六块肉,一边熟练地翻动着肉串,一边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等佐料,同时扯开嗓子高声叫卖着:“哎!羊肉,羊肉,新疆的烤羊肉串!不香不要钱!”翻烤几分钟就可以闻到诱人的香味。

巴扎上最吸引人的当数公婆饼,公婆饼“色如金,香同酥,味醇正且形美”。售卖公婆饼的是一对小夫妻,女人装束整洁,戴着一个漂亮的发罩,套着薄薄的塑料手套,麻利地揉着面团。只见她把面团一揪、一铺,把肉末和蔬菜调和成的馅均匀地抹在面饼上,再一卷、一摁、一拉,就做成了一张薄饼,随后敏捷地放进平底油锅里。女人不怎么说话,俊俏的脸上总漾着笑。男人戴着厨师白帽和口罩,动作熟练地翻着饼,像在制作一件件艺术品,还不时夹起煎好的饼放进一个干净的小竹筐里。看到顾客从纸袋里掏出饼迫不及待地咬起来,他微微点头,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公婆饼的摊位前总排着长队,成了巴扎上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摊位前聚集人数最多的还属卖菜的,新鲜油绿的菠菜、顶花带刺的黄瓜、鲜嫩粉白的莲藕十分吸引人眼球。淳朴的农户们忙中偷闲将自家栽种的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南瓜等绿色食品也拿来出售,不顾卖相,将带着泥土的蔬菜成堆地摆放在地上。拥挤的人群中,不时有妇女或汉子过秤后将这些绿色蔬菜装进小推车,然后心满意足地拉着车赶往别处。

孩子自有孩子的乐趣,对那些鸡鸭鹅、牛马羊等家禽家畜,自然不感兴趣,对青菜萝卜类的蔬菜也无心问津,只是对好吃好玩儿的感兴趣。柿饼、麻花、冰糖葫芦摊位前,孩子们都会多张望一会儿。

巴扎最热闹的时候是正午,家家户户的电动车、小轿车都奔驰着汇拢来了,路上,交警忙而不乱地维持着秩序。吆喝声、还价声、说笑声和小孩的吵闹声此起彼伏,把团场巴扎搅得沸水般热闹。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汉,还有连队里的闲人,吃过早饭之后,悠哉悠哉地晃悠到巴扎去,凑的就是个热闹,图的就是置身其中的气氛。最忙乎的就是家庭妇女,她们推着小推车,按照购买计划东奔西跑,扫码、微信支付消费个不停,直到袋子鼓了,才有空坐下来喘口气,在小摊上吃碗羊肉抓饭,再顺便来上两串烤肉。

巴扎上,一名疆外小伙儿操着家乡话,身上背着娃,妻子跟在身后,边走边用手机沿着摊位录制着视频。摆摊的男人女人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绽放出热情笑脸,招呼着客人。坐在摊位前吃着烤包子、抓饭的食客也全然不顾正对着他们录制视频的小伙儿,淡定地品尝着美食。

黄昏时分,天逐渐冷了下来,赶巴扎的人群沿着道路各自走向家的方向。杨牧曾这样吟诵南疆的巴扎:羶香伴着微微的尘土/弥漫着夏夜不眠的营生/炉火宛如远古的篝火/隐现在这遥远的边城/这是一个充满了烟火气的地方/有着人间一切的快乐和热闹/它是一场流动的盛宴/是在星光下/荒漠边/绿洲人抵挡寂寞的地方。

每逢周五巴扎日,我总会到巴扎上转一转、看一看,哪怕什么也不买,就在那里漫无目的地走一走,体味那种热气腾腾的氛围,体味生活的味道。

我爱这充满烟火气息的双丰巴扎。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