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侧”与“质量”视角看深圳经济的“向心力与竞争力”
来源: 新华社 2021-08-20 13:16:19
近日,深圳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经济数据,GDP总值达到14324.5亿元,增长9.7%。面对依然严峻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力实施了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这也使得深圳经济在顶压中前行,并呈现持续稳定复苏态势,那么2021年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到底如何?或许我们能从企业、工业、服务业、需求侧、创新、质量六个视角中一探究竟。
需求侧视角:看深圳稳增长的“向心力”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深圳认真落实中央工作部署,从需求侧推出了《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投资任务》《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推进外贸稳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促投资扩消费稳外贸举措。
固投注重补民生短板,重大项目投资快于时序进度。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支撑。6月11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出席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投资项目调度会议时强调,要坚持强优势、补短板、增后劲,着力打造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体、交通等民生事业发展水平,为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深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深圳加大民生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投资力度,计划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8500亿元。5月28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了《深圳市2021年重大项目计划》,包括536个项目,总投资28000多亿元,涉及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城市更新、文化设施等与民生相关的重大项目,占比达六成左右。上半年深圳的交通运输业、教育、文体等领域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增速分别达27.6%、44.5%、59.8%。
据了解,今年深圳将新开工建设幼儿园60所、中小学90所(上半年已有43所中小学和56所幼儿园开工建设),新建成高中9所,新增各类学位13万个,这些学校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学位紧张问题。新建的第二十二高级中学,由光明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依托中科院深理工丰厚的教育资源,将成为具有示范性、标志性的高级中学,主体结构已完成,总形象进度已完成80%。
其它教育医疗项目如市十五高、市十七高、深汕高级中学、深圳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二期、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等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同时,重大项目进展快于序时进度,发挥了拉动投资的主力作用。2021年上半年,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122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7.9%,比去年同期高13.1%。深汕环境生态科技产业园、空港新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盐田河临港产业带等重点区域投资进度均超过60%,对全市固定资产投拉动作用显著。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规划作为深圳重点建设的18个重点区域之一,占地面积1.1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52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约30万人,将构建集全球总部聚集区、都会文化高地、国际交流中心、世界级滨海客厅为一体的未来城市典范。目前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已入驻招商、天音、中信、恒大、中兴、万科、联泰等知名企业,在建的总部项目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50.6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进度的66.8%,这些总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超总片区TOD枢纽地标和粤港澳大湾区标杆项目。
消费复苏态势良好,网上零售增长近80%。消费是稳增长的基础力量。深圳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持续复苏的主要抓手,出台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大宗消费提档升级、国际化特色消费平台创建等10大消费行动,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各种迹象表明,深圳消费市场正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呈现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良好势头。上半年,深圳社消零总额达4485.1亿元,同比增长23.2%,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据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深圳消费增长较快,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网络销售实现爆发式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网络零售477.27亿元,同比增长79.4%;二是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汽车、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分别实现了43.5%、88.5%、70.0%、60.3%的高速增长;三是重点企业业绩喜人,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1794.57亿元,增长36.4%,批发业百强企业增速达52%,零售业百强企业增速达48.2%。
今年5月,深圳市商务局在全市30余个商圈开展“乐购深圳”促消费活动,1000余家门店参与,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超60亿元,同比增长25%,客流量增长30%。
事实上,随着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推动科技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是必然趋势。除了小商铺,大型线下实体零售企业更是在新一轮转型过程中当仁不让。苏宁易购在深圳设立华南区总部,与深国际加强物流服务合作优化供应链,深圳分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额增长221.5%。
不仅如此,深圳近年还加快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作为深圳本土珠宝品牌的迪阿股份实现销售增长177.3%,凭借“一生只爱一人”的独创品牌文化在年轻消费市场独辟蹊径,成为国货珠宝品牌的新兴主力军和深圳传统时尚产业成功转型的领头羊。
货物通关跑出“加速度”,跨境电商出口火爆。稳外贸是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深圳作为外向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城市,连续28年出口位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成为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先后制订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推进外贸稳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圳海关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28条措施》等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外贸克服疫情影响,呈持续复苏态势。
2021年上半年,深圳进出口1.5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3%,其中出口8534亿元,增长19.4%,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外贸在疫情下还能保持较快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从压缩通关时间、降低合规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等多个方面,今年新推出了28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监管证件由86种缩减为41种,实现16种出口原产地证书全流程线上办理;通关模式方面可以提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集中申报”等多种“申报菜单”,方便企业自主选择等,外贸企业的通关便利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5.68小时,比2017年压缩了78.16%;出口0.96小时,比2017年压缩91.94%。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深圳被评为跨境贸易便利化标杆城市;在广东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深圳市跨境贸易指标排名省内第一。
此外,深圳海关还在全国首推针对AEO高级认证企业(经深圳海关认定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或相应供应链安全标准的企业)的一系列通关便利措施,包括绿色通道、简化手续、专人协调等7大类30项便利条款,建立深圳海关AEO高级认证实训基地和企业规范管理示范基地,引导企业参观和培训。截至目前,深圳关区AEO高级认证企业达到318家,同比增长26%,AEO高级认证企业以仅占企业总数0.20%的数量,贡献了深圳关区45.61%的进出口总值,极大提高关区整体效率。
据了解,深圳在业或存续的电商主体多达49.66万家,占全国电商市场主体18.7%,被誉为“中国跨境电商第一城”,1-5月,深圳纳入海关监管代码项下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50亿元,增幅超过50%。
深圳本土知名跨境电商“TOMTOP”不仅这几年自身实现了企业营收高增长,而且推出了跨境电商运营孵化服务如“AMAZON运营孵化班”等,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店铺运营、流量营销、仓储物流、支付金融、客服风控、关检汇税、业务培训”等全链条赋能,对深圳乃至全国跨境电商行业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质量视角:看深圳城市的“竞争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深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在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质量效益走在全国前列。
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超八成。从深圳市财政局获悉,2021年上半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879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级收入2352.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2%,增长15.8%,持续较快增长的财政收入反映出的是深圳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税收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统计数据显示,1-6月,深圳市地方级税收收入达到1949.4亿元,同比增长22.7%,税收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3%,显示深圳经济稳中向好、财政收入质量较高。从主体税种来看,增值税增长15.7%,企业所得税增长20.3%,个人所得税增长29.7%;从行业税收来看,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36.6%,商务服务业税收增长35.5%,批发零售业税收增长26.3%,金融业税收增长17%。
资深财税专家何某认为,深圳的税收增速高于GDP增速,财力主要靠税收贡献,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八成,部分区甚至达到九成,说明全市经济底色足、结构优,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0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发布,第31条便是先行先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授权深圳在国家核定地方债额度内自主发行。创新地方政府举债机制,允许深圳到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近期,深圳首次通过银行柜台发行地方债,总规模为5.1亿元,开卖首日,即受市民和投资者热捧,表明大家对深圳未来发展信心十足。据深圳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深圳还拟在香港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将是我国内地首次以地方政府名义到境外市场发行债券。
产业结构呈现“三个为主”的显著特征。产业结构是反映经济质量的关键因素。深圳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很重要的原因是深圳把握住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持续推出精准有力的产业政策。2021年上半年,深圳三大产业占比分别为0.1%、35.3%、64.6%,三产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三个为主”的特征更加凸显。
一是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近年来保持在40%左右。去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深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配套政策,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根据公开的财务资料显示,深圳多家新兴领域企业半年报成绩亮眼。如主攻集成电路的富满电子,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近12倍;研究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的沃尔核材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26%,净利润同比增长132.65%;致力于智能控制器系统解决方案的拓邦股份,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44%,净利润同比增长104.96%。
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人工智能首当其冲。《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提出,到2023年,深圳将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今年5月发布的《2021人工智能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拥有1318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二是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60%。“十三五”以来,深圳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特征,先进制造成为深圳工业的主力军。2021年上半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593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1.5%。
今年6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三首”工程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予以扶持,支持企业加强创新。
欣旺达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连续4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61亿元,同比增长51.21%。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本,一季度研发投入4.87亿元,同比增长56.68%。今年5月,欣旺达的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司创始人王明旺表示:“通过联合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进行前瞻性技术开发是欣旺达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之一。未来10年,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构建起在锂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三是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占比超70%。随着深圳加快迈向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主导力量。2021年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93.53亿元,增长9.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6.7%。
上半年,腾讯系营业收入表现不俗,根据国信证券预计,二季度腾讯控股将实现营收1383亿元,同比增长20%。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腾讯在数字化战略上全面发力。腾讯会议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企业微信用户数超2.5亿,另外,有超过1亿学生通过腾讯教育、企业微信实现“停课不停学”,腾讯云在今年6月宣布在曼谷、法兰克福、香港及东京设立四个全新数据中心,以应对全球与日俱增的客户需求。
绿色成为深圳最亮的底色。深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治水提质”行动,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率先探索超大城市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发展道路。截至今年7月,全市大气AQI优良率达98%,PM2.5平均浓度17.8微克/立方米。
深圳市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圳积极破解在城市快速发展中维持森林面积的难题,千方百计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上寻找空间,提升绿量,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建园”。
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1%,建成1206个公园,成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悉心呵护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爆表的空气优良程度,在这座城市里,“地球之肺”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深圳蓝”成为天空最明艳动人的风景。
工业化进程带来的水污染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圳自2015年起全面启动“治水提质”攻坚战,五年多来水污染治理投资1000多亿元,建成污水管网6000多公里,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得到治理,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今年,五大河流国考断面全面达标,达到地表水IV类及以上。茅洲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茅洲河共和村断面氨氮、总磷同比分别下降51.1%、34.8%。
同时,深圳还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06家企业纳入碳市场管控,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交通、机场、码头等31个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制造业企业在保持增加值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双重下降。
可见,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正以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的奋斗姿态和担当,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在质量强国建设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