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深圳空天技术产业群“星”闪耀

来源: 深圳商报   2022-07-12 13:17:03

▲亚太星通地面站。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7月12日讯(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吴素红)在银河系璀璨的满天星中,不乏“深圳造”卫星闪耀的身影。比如全球首颗脉冲星实验卫星、国内首个批量生产微小卫星星座、深圳首颗出口国际卫星、国内首颗极地探测遥感卫星……一连串“第一”都是从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飞”出;比如2020年成功升空的“深圳星”,作为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由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亚太星通”)参与设计监造。

除了卫星,深圳正奋力打通空天技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6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空天技术正是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深圳造”卫星冉冉升起

在空天技术产业中,卫星是重要一环。据SIA报告,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为371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约为2710亿美元,占整体的73%。

近年来,来自深圳的卫星不断冉冉升起。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业行)·企业访谈 "亚太星通:“深圳星”从这里启航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吴素红

在深圳宝安的中心区,一栋独具特色的建筑正拔地而起。大厦外观以极具科技感的幕墙玻璃为主,整体造型由两条柔和的曲线组成,象征着“一飞冲天”。据悉,这是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亚太星通”)的总部大楼,被命名为“星通大厦”。

2020年7月9日,由亚太星通会同股东单位参与设计监造的“深圳星”在西昌发射升空,这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目前正在为国内外超过1万个终端提供稳定、可靠、随时随地的通信服务。“今年四季度公司将入驻星通大厦,未来将有更宏伟的卫星覆盖规划、更多卫星通信应用从这里诞生。”近日,亚太星通副总裁于鹏告诉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星辰大海”从宝安启航

2016年7月,4位创业者来到深圳,在梅林文体中心借用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当时就为公司定下了目标——星辰大海。

当时国内卫星通信产业正迈入高速发展期,但仍有许多技术受制于人。“建设全球覆盖、安全可靠、天地一体的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卫星+’产业集群,服务‘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在这样的使命驱使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交通运输部、深圳市政府发起,亚太星通正式在宝安区注册成立,注册资金是20亿元。”于鹏表示,“当时宝安区政府与我们积极沟通,也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公司由衷感谢宝安区政府给予企业成长的肥沃土壤。”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业行)·专家解读 |深圳“卫星+”产业大有可为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深圳市凭借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产业配套完善、体制机制灵活、国际化水平高等综合优势,前瞻性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重点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已经形成包括航空航天材料、精密制造、无人机、卫星研制、行业应用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近日,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挑战。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卫星制造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第一是卫星生产批量小、甚至单件制造,卫星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现有生产模式不适用于批量化卫星生产制造。第二,目前卫星结构基本是组装式结构,急需突破一体化、集成化的卫星设计模式。第三,传统的卫星测试规范多、测试类别多,可靠性冗余较大,试验验证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卫星地面测试。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业行)·政策墙

●空天技术。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技术、先进遥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空天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无人机、卫星等技术创新,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本专题采写: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吴素红

本专题摄影:企业供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