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疫情之下,更显深圳经济韧性与发展潜力

来源: 春天的故事·深圳观察   2022-04-03 15:16:10

2月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面对R0值可能超过10的奥密克戎毒株,部分地区形势趋紧,多个大型城市打响了艰辛的抗疫之战。

3月中旬,深圳全城按下7天的“慢行键”。3月21日,深圳有序恢复之后,深圳速度和深圳活力迅速回归,21日当天,用电量恢复并超过“慢生活”之前的水平。

疫情凸显深圳产业链供应链优势

抗击疫情,深圳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位于大湾区的核心位置,地理优势突出、开放程度高、产业配套完善,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城市。深圳及周边区域集聚了大批优秀企业,共同构筑了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全球最优秀的技术和创意转化为产品,快速实现量产。

2020年疫情爆发之时,深圳经济“深V反转”,一季度GDP负增长6.6%,上半年转正,全年增长3.6%。2021年,深圳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进一步强化。GDP首超3万亿,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4%。超八成工业行业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3.3%。进出口总额增长16.2%,两年平均增长9.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30%,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系列数据表明,深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供应链处于紊乱状态,至今没有完全恢复。在此形势下,深圳经济和外贸的增长,本身就是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的体现。

当前,深圳“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正在加快实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发展。疫情冲击之下,深圳防疫生产两不误,于危机中抢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抓住了疫情带来了全球产业重组的机遇,倒逼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潜力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双循环新格局夯实深圳发展基础

中国较早遭遇新冠疫情的冲击,也率先恢复正常生产。2021年中国制造业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世界占比接近30%。在全球制造业中地位更显重要。这与立足于国内大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社会体制等因素之上的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方向是分不开的。

新发展格局要求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出口导向转向进出口平衡发展,中国制造将由嵌入全球价值链转向打造全球价值链,价值链的主要驱动力量也将由外部转向内部。

202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全球比重提高到21.2%,出口导向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动能要求,必须更多地激发内部潜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制造业是深圳的根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成长,将为高端制造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圳也将成为联结内循环与外循环的重要节点,为原本就善于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的深圳制造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深圳抗疫。今年前2个月,深圳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8.9%,占进出口总值超5成。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一般贸易比重提高,反映了中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今年前2个月,深圳市累计进出口、出口、进口,均为同比增长3.1%,进出口基本平衡。这是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方向的,也是深圳的未来所在。

40多年以来,改革与开放之间的主要关系是改革支撑开放,开放促进发展。而在未来,将更多地体现为开放保障改革,改革促进发展。深圳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将决定自己未来长远的发展前途。

抗疫体现出深圳特定的城市气质

大湾区背靠大陆,依江面海,是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汇处,自古以来的社会传统就是农商并重,勇于冒险,大胆开拓。加之经济特区的地位,在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外地人比例最高,人均年龄最小,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深圳人的奋斗精神。

3月21日,深圳宣布结束七天“慢生活”,各个工业园、科技园、写字楼、工厂里生产经营迅速恢复正常。深圳人展开了“报复性复工”,扛电脑背键盘挤爆地铁,公交加开班次街头车水马龙。深圳用电量不但恢复常态,甚至还有所增长。短暂的封闭不过是一次休息,为的是随后更加努力的拼搏奋斗。疫情对经济短期虽有一定影响,但随后的复苏有望迅速熨平缺口。

特别能够体现深圳精神的是广大志愿者的活跃。根据3月10日深圳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春节以来,深圳平均每天新增注册志愿者近2000人,现在仍有1.2万余名志愿者奋战在防控一线。这个城市追逐经济价值,同时也无私奉献。

如此种种,均展现出深圳无与伦比的经济活力,及深圳人民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疫情无法阻拦深圳迈向“世界硅谷”的步伐

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加快深圳成为全球科技高地的步伐。

深圳以加工贸易起家。但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就开始主动消减“三来一补”加工业的发展,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深圳又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这之后10多年内深圳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在长期的发展当中,深圳培育了华为、中兴、腾讯、迈瑞、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诞生了华为、腾讯、万科、平安等8家世界500强。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深圳吸引了约三分之二的世界500强在此落户。

截至2020年6月,深圳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7万家。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5.4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0269亿元,增加值10624.42亿元。欧盟公布的《2021年全球企业研发支出2500强榜单》中,深圳有55家企业上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最新年度报告中显示,2021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50家企业当中,深圳企业占据7家,华为更是连续5年独占鳌头。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整体性突破态势更为明显,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进一步加速了全球数字革命的进程。深圳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发展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明显,具备打造国际一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近日,深圳正式印发《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这将进一步强化深圳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当中的优势。

2021年7月,美国投资家罗杰斯表示:“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创新圣地也可能从美国的硅谷转移到中国的深圳。”2019年,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同样认为:“深圳将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这也是很多观察家共同的看法。过去,深圳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未来,深圳将成为“世界的硅谷”。

《周易》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个世界上没有直线的道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康诰》曰:惟命不于常。机遇不常有,而挑战永恒,应对挑战的思路决定了出路。应对危机的态度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决定了组织和个人能走多远。

珠三角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在疫情冲击之下表现出昂扬的斗志、奉献的精神、喷涌的活力和应对能力,同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我们相信,深圳将在未来的全球竞争当中处于更加有利的战略地位,深圳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作者彭波,目前担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