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走进多彩河源丨赣深高铁入粤首座城市,河源靠“一流生态”构筑绿色发展高地

来源: 读特   2021-11-20 17:17:27

河源,与水有缘,因绿而兴。

“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森林。”这座地处粤东北的地级市,是赣深高铁入广粤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早已将“一流生态”烙印其中——

坐拥华南地区两大水库(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拥有全国最好水质;森林面积1718.7万亩 ,森林覆盖率73.18%,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和油茶产业重点发展区;自然保护地97个,总面积约33万公顷,广东省排名第一,是全省唯一未下过酸雨的城市。

东源县康禾镇省级自然保护区(河源日报记者黄赞福 摄)

坐拥绿水青山,探路绿色发展。建市33年,河源的发展始终与生态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创造出多个生态品牌——

2007年,成为全国5个“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之一;2010年7月,荣获“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提前一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2017年9月,河源市东源县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得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殊荣的县;河源市灯塔盆地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成为广东唯一申报国家农高区的地区。

河源市大桂山自然保护区 (河源日报记者 黄赞福 摄)

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这些来之不易的“金名片”,是河源绿水青山中既实现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实现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生动实践。河源立足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高水平保护 助力高质量发展

河源,一座傍水而居的城市,一座把水当生命呵护的城市。

极目万绿湖,水阔、天高、山绿。1988年建市以来,河源陆续出台《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及其主要支流水环境(降氮控磷)综合整治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新丰江水库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

2004年以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陆续授予万绿湖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和首届“中国好水”水源地称号。

万绿湖桃花水母 (河源日报记者 黄赞福 摄)

河源作为粤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广东省生态发展区,境内林地广阔,自然风光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一直以来,河源也从未忘记过保护生态的初心。

在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中,河源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持续高位推进、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固化”“制度化”。同时在管好“一块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一支笔”(不准批木材)、“一把刀”(严禁滥砍乱伐)、“一把火”(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上继续发力,加强对征用、占用林地的审批管理,对未批先用或超面积、超范围使用林地的工程项目,严格依法处理。

高水平保护,交出了一张高质量的答卷。“十三五”期间,河源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从2015年97.3%提升至2020年98.9%,跃升广东省第一;河源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排名全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从2016年97.3%(广东省排名第五)跃升至2020年98.9%(广东省排名第一)。

无山不绿,无水不清。青山绿水,已成为河源最亮丽的品牌。

擦亮生态品牌 走出绿色发展新路

绿色,生命的本色。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必将富含强大的生命,永续绵延。

借助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河源正紧紧围绕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万绿湖风景区创国家级5A旅游景区工作为切入点,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高端文旅综合体等方面为“两个合作区”提供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优质资源,积极打造全域旅游的河源样本。

万绿湖旅游码头(河源日报记者 黄赞福 摄)

从人文客家风情游、红色景点生态游、好山好水生态温泉游再到环万绿湖秘境深度体验游,河源打造出“两晚三天”的旅游精品线路,将河源的景区景点串联成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及周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据不完全统计,河源目前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有50个,其中A级景区有21个,其中4A级9个。旅游酒店、社会旅馆约700多家,总床位6万多张。旅行社61家,旅游从业人员10万以上,间接带动就业近40万人。2016—2019年,河源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3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85.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09%、14.58%。今年1—6月,河源接待入市游客371.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和42.6%。依托生态优势,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河源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的东江国家湿地公园(河源日报记者 黄赞福 摄)

如今的河源,美景如画,林业产业提速增效,依托生态资源禀赋的全域旅游如火如荼,民宿业发展成为新业态。除青山绿水、绿树成荫外,更多了无数条亮丽的风景线、蓬勃发展的生机,这些如同璀璨的珍珠,被绿色丝带串成一幅幅夺目的生态画卷,让百姓尽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福利——

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风情旅游小镇、7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广东农业公园、6条省级森林特色旅游线路、7个省级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2个广东省森林小镇、5个绿美古树乡村。2020年,河源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02.6亿元。

生态环境同样蕴含巨大经济价值。2018年以来,河源市东江林场、国有桂山林场、国营新丰江林场共10余万吨的碳汇项目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成功竞拍,成交金额数百万元,“绿水青山”正逐渐变为“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既是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引资引才的“金字招牌”。2019年8月,河源工业发展主战场——河源高新区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连平产业转移工业园被列为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河源逐渐走出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水产业巨头纷纷抢滩河源

历史的选择总是充满巧合。谁也没想到,当年承担广东省发电、防洪功能的新丰江水电站,让新丰江水库成为保障香港、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中下游地区40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万绿湖”这一湖碧绿也因此名声大噪。

万绿湖,华南地区第一大湖,又名新丰江水库,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河源日报记者 冯晓铭摄)

2004年1月9日,中国饮料行业巨头农夫山泉掌门人钟睒睒到河源考察,看到碧波浩渺的万绿湖,不禁感叹:万万想不到,广东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这么高,还能保护好这一湖净水。这个“万万想不到”,让钟睒睒下定决心投资河源。如今,河源已成为农夫山泉在全国最大的饮料生产基地。

绿色是河源的底色,也是河源的竞争力。河源正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释放出生态环境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

2021年8月,河源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提出,河源要抓住机遇,着力建设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城市,加快打造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水企业,鼓励已投产水企业增资扩产,引进一批知名水企业,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产业集群;布局发展有色金属、硅材料、稀土等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2021年11月3日,河源市水产业规划发展与水产业园建设发布会举行。这标志着河源市水产业园正式开建,也是河源市优势产业发展的一次重要展示。

河源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的可行性和先天优势,也带来了累累硕果:10月29日,农夫山泉广东第三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地;11月10日,水产业龙头企业——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落户河源。

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抽检产品(河源日报记者 黄赞福摄)

“河源营商环境良好,水资源非常丰富,产业政策完善,是值得关注的投资宝地。”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CEO张伟通说。“河源产业集聚度高,生态优美、区位优越,城市配套完善,投资氛围和营商环境非常好,是个宜居宜业的宝地。”深圳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兴舫表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农夫山泉、今麦郎、华润怡宝等一大批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相继落户,证明着河源正逐渐成为食品饮料巨头、电子信息企业投资洼地、价值高地和战略布局首选地,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巨大的产业优势、发展胜势,建设“广东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生态排头兵”正落笔成章。

刘昕 陈海峰 朱良骏/文

(原标题《全力推进“广东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建设 河源:构筑绿色发展高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