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石照辉:从医二十载孤身南下,只为更好地抓住梦想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1-08-20 13:16:49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20日讯(记者 张凡)他站在时光的抉择点,看着医院里的患者来来往往,他们在四处寻医求药,只为了能获得哪怕仅有一线的希望,太多时候,一个好的医生是他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终于选择孤身南下,为了使命,为了托付,为了梦想。深圳,一个充满机遇与生命力的城市,曾经是他的远方,如今,是他站在脚下再次筑梦的地方。

医者仁心 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我想拍一张照片。”

对于年仅十二岁的小晨光而言,这曾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两岁时被确诊神经纤维瘤病,十年辗转求医,他左眼眶的肿瘤愈长愈大,不仅留下了长达四厘米的切口,他的左眼也渐渐失明。他努力学着“脸皮厚一点”,但像普通孩子那样拍照似乎也只能是奢望了。

名曰“晨光”,石照辉医生的到来,在他命运多舛的生命的清晨,为他照亮了一束光。小晨光的病情十分特殊,并且因为年龄较小,肿瘤分布广泛、所在位置处于眼眶周围,侵犯到了脸上的重要感官,术中可能出血凶猛、手术麻醉风险高、手术后切口容易发生坏死、孩子面部神经也可能会被破坏。

石照辉与其他专家一起,仔细分析小晨光的病情、评估手术风险,研究手术的范围、面部重要结构的保护及面部重要的外形和眼睑的修复。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不仅希望为孩子减轻病痛、保护孩子的视力、也期望让他的容貌尽可能地恢复如常。最终石照辉教授主刀,在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张相民主任和深圳市眼科医院刘桂琴主任的合作下,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三位专家通过合作,一期手术经过了对大部分病变的切除手术与眼眶与眼睑的修复手术后,小晨光终于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手术后的小晨光左眼还包着纱布,但曾经的那颗肿瘤却已经消失不见了,他的爸爸将镜头对准他,为他拍下了术后的第一张照片,孩子轻轻地笑起来,面部动作牵扯到了伤口,他“嘶”地吸了一口气,欣喜地说道:“去掉纱布就会更帅了。”经过了医生的妙手,曾经的心酸与自卑终化作对未来的满怀憧憬。

“晨光”与“照辉”似乎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呼应,“照辉于疾,予晨以光”。在石照辉看来,“医”不仅是职责,更是仁心,是赋予患者更多的尊严,能让他们在病愈后自信地走进人群。

在很多人眼中,鼻科就是看看鼻炎、鼻窦炎,做做内镜微创手术,经常被人用“小鼻子小眼”形容。但是由于石照辉教授颌面外科博士和耳鼻喉科成长的经历,在西京医院期间,他就不断挑战手术禁区,先后主刀完成了国内首例经上颌窦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手术,国内首例的鼻面颅底外伤后3D打印辅助的全眶重建术,巨大鼻眶颅底脑膜瘤切除和眶重建手术。一次次完成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主刀完成的高难度内镜颅底手术获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手术视频大赛第一名。

在他心中,做为鼻科学科带头人,他希望能在专科医院的平台上建设一个包括鼻炎、鼻窦炎、嗅觉障碍、鼻颅底疾病、鼻面部肿瘤、面部外伤和畸形整复、轮廓整形、鼻眼相关疾病等“大鼻科”学科。利用内镜微创技术、3D打印和数字化外科技术、修复重建技术等不同的技术手段,以鼻科为中心拓展到鼻、面、颅底、眼眶和颌骨疾病的治疗。如何将自身、团队和医院的发展同步进行,也是他决心挑战自己,选择南下来到国内发展最快的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原因。

身为学科带头人,除了挑战各种高难手术之外。利用自身学科交叉的优势、医院搭建的耳鼻喉、口腔、眼科的专科平台,突出专科特色,做好做精常见病、为患者提供从预防、早期治疗和持续管理的健康服务模式。这也是石照辉教授选择来到专科医院后确定的发展模式。

来到专科医院后,他发现深圳城市的人口特点,儿童患者多,大量的儿童患者存在有过敏性鼻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口呼吸和睡眠呼吸障碍。具备口腔专业成长经历的他,深刻地明白口呼吸对儿童牙颌面畸形的严重不良影响。由于学科领域的限制,而这却常被儿童家长和专科医生忽视,为孩子颜面的生长发育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发现这个问题后,石照辉教授组织专科医院儿童耳鼻咽喉科、口腔正畸科和儿童口腔科创新性的成立了儿童口呼吸和颜面管理多学科团队和门诊,探索了一个新的一站式、多学科、持续管理集预防、早期治疗和后期整复的多学科序列治疗的模式。

从医二十载 力拓学术边界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石照辉教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师从我国著名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周树夏和封兴华教授,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和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近20年。在2014年赴全世界最好的颅底外科中心美国匹兹堡大学颅底外科中心颅底解剖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他擅长鼻窦炎、鼻面部肿瘤、鼻咽癌、颅底、鼻眼相关疾病、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治,颌面创伤和面部畸形的整复等领域。

他对待业务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学术前沿上的开拓,他总是敢为人先。他负责鼻面颅底方向,主持开展了多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二十多年的军医生涯,他始终保有对职业的热爱、坚守初心,攻坚克难、创造奇迹。他说,医生是很高尚的职业,于他而言,

“高尚”并不是一种自我标榜,而是做到尽善尽美的警醒与激励,他用最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希望不负患者所托、不负从医使命。能在从医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为病人解决问题,是其他行业的无法替代吸引力所在,更是他快乐的真正源泉。他用自己的言行本身,诠释着“高尚”的内涵。

孤身南下 只为更好地抓住梦想

孤身来深,是一个不小的决定,这意味着要远离熟悉的亲人朋友,意味着放弃现有的优厚待遇,意味着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

来到这里,不仅更要克服心理上的思念与不适,更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他实在是太忙了,忙到需要没日没夜的工作,忙到来不及送来看望的妻子去机场。他就像是纺车上的轮子,永不停息地旋转着。

他在日记《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里描述了他南下的原因,之所以选择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吸引他的不仅是这里顶尖的学术团队,更是医院团队展现出来的文化和精神。

“这样一个白手起家、一点点打拼积淀出来、仅成立三年就建立了独立编制研究所的团队,充满着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医院成立初期,团队就先后几乎把所有团队骨干都送往世界一流的医院培训学习,成立十年拿下了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文章450余篇,科室先后评为广东省和深圳市临床重点专科,获得了政府近30亿的投资,在建一所世界一流水平的专科医院。”石照辉坦言,这样的成长速度与发展实力,让他感佩,更让他神往。团队与他,似乎具有性格的共通性——高瞻远瞩、敢于挑战,凭借魄力与实力奔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0年,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先后全职引进一号难求的“国家级”专家、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颅底外科中心主任张秋航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石照辉教授以及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颈部外科及赣州市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张相民教授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将进一步开展如外耳、中耳恶性肿瘤、下咽恶性肿瘤、巨大咽旁肿瘤、嗅神经恶性肿瘤、鼻咽癌、甲状腺癌、鼻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颈内动脉重建术、颌面部外伤和畸形、鼻眶相关区域疾病治疗和整复等疑难急危重症项目,致力于提升区域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疗水平,及临床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共同将耳鼻咽喉医院打造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中心”!

如此具有强劲发展潜能的医院,如此广阔的发展平台,是无数志存高远的医者梦寐以求的地方。

“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克服困难,不断成长不也是一种享受吗?”石照辉这样写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