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倾情三十年,只为一缕丝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9-30 17:47:08

原标题:倾情三十年,只为一缕丝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点击看视频(03:11)

淤溪潋滟,桑田沃若,秋日的南浔区南浔镇辑里村古朴宁静。

▲南浔辑里村因产辑里湖丝而闻名,如今的辑里村仍停留在一片桑榆暮景中。村中淤溪波光潋滟,为缫丝取水提供了优质水源。

刚刚完成今年最后一季的蚕茧饲养,村民王一士便不分昼夜地忙碌着挑茧、缫丝、设计,研发丝绸文创。对于王一士来说,如何更好地利用“辑里湖丝”品牌,重振辑里湖丝,是他毕生的追求。

▲王一士在辑里湖丝博物馆晾晒用于制作蚕丝被的丝棉斗。

王一士是土生土长的辑里村人,从小听着辑里湖丝的故事长大,在桑蚕散发的味道中成长。辑里村自元末始养蚕制丝,出产的优质白丝具备“白、净、柔、韧”特点。从明朝中叶起,“辑里丝”因被指定为皇帝龙袍用料而声名鹊起,1851年以来,更因“辑里丝”为中国夺得首个世博会金奖,而成为海内外蚕丝品牌中的翘楚。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辑里湖丝荣获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金奖的奖牌。

上世纪80年代,王一士创办了以制作传统家具为主产品的家俬企业,由此赚得了第一桶金。然而,他没有忘记“辑里湖丝”和养育他的辑里村,始终舍不得丢掉老祖宗传下来的制丝技艺。

▲王一士让参观者体验用老式丝车还原的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

“辑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需要保护和传承下去。”2006年,经过与全家人商议后决定,在辑里村自家宅基地上,投资近200万元创建充分体现传统建筑特色和水乡文化的“辑里人家”。作为“辑里湖丝”的展示、传承的基地。此后多年,王一士潜心收集与“辑里丝”有关的物品和农具,默默守护着湖丝文化。

2011年,“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王一士越发坚定了自己传承和守护辑里湖丝非遗文化的决心,也让王一士萌生了在村里建一座以辑里丝为特色的乡村博物馆的想法,希望把辑里乡土文化、丝绸文化展示给年轻人看。

▲王一士带领前来研学的孩子们认识各种颜色的蚕茧。

2018年底,集种桑养茧和观赏、体验、教研于一体的“辑里湖丝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馆内设有展示区、互动区,设计了丝绸、农耕等多个主题,馆内陈列展出的王一士30多年间收集的辑里湖丝和丝织工艺品、传统农作工具等物件共600多件,还有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实物。既有十足的“乡土味”,又具“高品位”。“辑里湖丝博物馆”开馆后,每年迎来上万名参观者,他们中有中、小学生和外国友人,还有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每次王一士都是免费讲解员,努力传播湖丝文化。

▲养蚕季节,王一士带领前来辑里村研学的孩子,到蚕农家中体验蚕桑文化。

近年来,蚕桑业在江南一带渐趋落寞。但王一士和部分村民仍坚持传统种桑养蚕,他还逐渐还原了辑里湖丝的传统制作技艺,让参观者体验用老式丝车抽丝剥茧;王一士与传统缫丝、绫绢制作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合作,尝试用手工缫制的辑里湖丝做出印染好、图案优美的丝织物;妻子计金妹将古老的缂丝手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制作出的文创新品深受欢迎;为了延续千年传统丝弦,王一士与吴派古琴大家汪铎合作,引种柘桑,复归古法,运用拓丝制作古琴琴弦,让“千年之音”在指尖重焕光彩,让辑里湖丝通过另一条蹊径,延续传承、发扬光大。

▲经过多年研制,王一士成功地用辑里丝制作出古琴丝弦,让辑里丝在指尖重焕光彩。

------------ 湖图出品 ------------

监制:吴建勋

记者:吴建勋 摄影报道

原标题:《倾情三十年 只为一缕丝》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