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特报40年 |佳作诞生记之深圳拉响广东战疫第一声警报:追踪“零号病人”和背后的故事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2-07-07 11:16:44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7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深圳拉响广东战疫第一声警报》获广东省新闻二等奖,该文章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20年2月24日A3版。

2019年12月31日,武汉方面传来消息:部分医疗机构接诊多例肺炎病例,经专家会诊系病毒性肺炎,对病原的检测及感染原因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不明原因肺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这些信息让深圳特区报民生新闻部主任余海蓉心中一惊。作为2002年非典战疫的主力记者,她马上就意识到:这个疫情不简单!于是迅速与深圳卫生部门的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同时指挥部门跑卫生线的记者罗莉琼密切追踪事态进展。

此时,武汉的情况还不明确。但是经历过17年前SARS考验的深圳卫生系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警报拉响,已在厉兵秣马做准备。

疫情说来就来!2020年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了深圳首例输入性新冠确诊病例。这是一位66岁男性,2019年12月29日到武汉探亲,1月4日返深后就诊,1月11日转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这也是广东省的首例确诊病例。

当时,对新冠这个新病毒,全世界认知还很少。深圳这个“零号病人”是怎么感染的?在没有检测试剂的情况下,他又是怎么被发现的?这个病毒是否会人传人?传播的威力有多大?在他身上,医务人员有没有对病毒新的发现?余海蓉凭着多年卫生记者的经验,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零号病人”值得重点关注和追踪。

但是,采访并不容易。当时这个患者病情比较重,一直在救治当中,为了不打扰病人,收治医院一直婉拒采访。官方除了常规疫情简短通报外,更详细的信息一点都不透露。

但是记者并没有放弃,而是在采访中用心一点点地寻找线索。一次偶然的机会,余海蓉了解到,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康医生李天昊曾接诊过这个“零号病人”的亲家奶奶,从此找到突破口。于是,她和记者罗莉琼一起,从接诊这个老奶奶的社康医生开始,顺着线索一点点往下追,追到第一个接报的福田区疾控人员;然后追到首诊接诊的医院,找到当时接诊的医护人员;接着又继续追,找到这个“零号家庭”所在的南山区的疾控人员;然后追到市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又追到转诊救治的医院……前后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不停地深挖、求证、修改、充实,最终把各个片段串联起来,梳理清楚了广东省第一个聚集性感染确诊家庭发现的整个过程。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都很忙,采访的过程很不容易。有一次,为了采访流调人员,我们年轻的记者罗莉琼在市疾控中心一直等到天黑,晚饭都没来得及吃。”余海蓉说。

这是广东媒体首次对全省首个新冠病例和首个确诊家庭的报道。这是一篇意义重大的战疫独家稿件。记者通过翔实调查,深度挖掘了病例背后的故事,对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战疫具有重要意义:一家多人感染,没有到过武汉的亲家母也被感染了,警示存在第二代病毒感染的可能;家庭中出现儿童病例,警示儿童也是易感人群。深圳病例也引起了钟南山院士的高度重视,他到深圳实地调查后发现: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这为他后来敲响全国警钟提供了依据。

2020年2月24日,稿件在深圳特区报刊发后,影响巨大,引发了全网的转载,短短几天传播量就突破了3200万。这篇稿件为深圳战疫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稿获得了深圳新闻一等奖、广东省新闻二等奖。

大事发生时在现场,是一个记者心之所向的使命。这篇稿件的两位作者余海蓉和罗莉琼认为,能够记录历史,见证时代,这也是职业的幸运和光荣。

(原标题《追踪“零号病人”和背后的故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