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深博40年|陈张子尧:9岁到16岁,我的青春在博物馆飞扬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2-06-01 17:17:10

深圳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闻名遐迩。

张婕、郑宇劼……不光成年志愿者们频频获奖、被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小志愿者同样是深圳博物馆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

今年16岁,在深圳格致中学读高一的陈张子尧就是“小志愿者”的杰出代表。2015年7月在妈妈的陪同下,第一次走进深博,从接受培训到大大方方站到台前,为观众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到现在,时光荏苒,陈张子尧已经从一个9岁的小学生成长为16岁的高一学生。7年坚持,如今志愿讲解已经成为陈张子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中学习繁忙,高考压力山大,即便如此,陈张子尧还是会坚持一个月至少到深博服务一次。

他说,7年志愿讲解,民俗展和古代展他基本可以驾轻就熟。“但是,改革开放史还没有讲过。那个非常难。我希望我考上大学之后可以去挑战。”

妈妈和好老师一个都不能少

理着平头、穿着校服,看起来干净、朴实,说起话来斯文有礼,有点小慢热,这就是16岁的高中生陈张子尧。临近开学,陈张子尧出门几乎都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在接受采访时,他才把书包放下。踏入高中校门,高考就是第一要义。即便是这样,他也放不下深圳博物馆,放不下志愿服务。

但说起最开始的入门,陈张子尧坦言自己是“被动的”,“2015年,我9岁读三年级。我妈妈觉得我性格太好动、闲不住,正巧她看到深圳博物馆在招聘小志愿者,她就给我报了名。”从2015年到2022年,和陈张子尧同批次的小志愿者们大多离去,或忙于学业,或专注其他特长培训,然而陈张子尧却一路坚持了下来。问及原因,陈张子尧说:“这离不开妈妈和深圳博物馆。如果没有妈妈的引导就不会走上这条路。如果没有深博老师的鼓励,也达不到现在的高度。其实,最开始的我的讲解场次和讲解技巧都比较落后,有了妈妈和老师的支持,我逐渐找到自信之后,实现了反超。”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陈张子尧表示,自己在深博就遇到了三位好老师,受益非凡。“第一位,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孙老师。2015年是深博第一次组织小志愿者活动,所有讲解、培训都是在摸索中进行。最初培训时,我懒,不想背稿子,是孙老师鼓励了我,让我没有放弃。”陈张子尧说,“赵老师则教会了我很多讲解技巧,包括站位之类。王老师给我安排了小助教的岗位,让我去带新来的小志愿者。不仅如此,他还教会了我如何解决突发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第一次讲解都不敢正眼看观众”

从事展览讲解工作也给陈张子尧的学习带来了一些改变。“我在跟班上同学一起背诵课文的时候,我背诵的速度比较快,背诵质量比较高。上课发言,我回答问题的语言完整度也相对较高。这个与在博物馆做讲解是分不开的。”陈张子尧说。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迷上文史哲,他坦率地说,“文史学到后面,似乎都是哲学。一到哲学我就学不懂了。”讲的这些展览中,有碰到他感兴趣的,比如石器是如何打磨的、欧洲的军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战争中的战略战术是如何运用的等,他就特别愿意钻研其中。

小学、初中、高中,别的孩子在上辅导班、培训班或则外出旅游时,陈张子尧泡在博物馆。他也曾尝试说服身边的同学加入深博小志愿者行列,“大多数都是来了,试一下,觉得太花时间,就走了。”陈张子尧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妈妈和深博老师们的陪伴下,一直把志愿工作坚持到今天。他至今都还记得自己在博物馆的第一次讲解。“很紧张,非常紧张。我先看别人讲,别人讲了40多分钟,都讲完了,我才开始。虽然我已经把讲解词背得很熟了,但一下子面对那么多人,就是不敢讲。我妈妈鼓励我说,不要怕,要试一下。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讲解,刚开始讲解时我都没敢看观众,到后面缓过劲儿来,看了一眼,感觉应该没问题,心里就有底了。”

陈张子尧表示,虽然平时也挺爱讲话,但自己个性并不是“自来熟”,属于比较慢热的类型。万事开头难。第一场讲解成功之后,2015年,陈张子尧就开始深博小志愿者志愿讲解的“一路开挂”。“我是2015年7月入馆,到2015年12月就已经讲了365场地。”陈张子尧说,“我记得最多的一年,周末2天时间里起码有10个小时都在博物馆。那一年,大概讲了600多场。”在日复一日的讲解中,陈张子尧的个性也有所改变,“改变还比较大。现在我已经能快速进入状态了,会主动去询问观众需不需要讲解?直接可以进入展览主题,带观众领略完展览后,又恢复到我的原始状态。”

“我是志愿者我的老师也是志愿者”

在志愿讲解的生涯中,还有2次讲解令陈张子尧记忆特别深刻。他说,“一次是带团。那是我第一次带团体观众。那一个团,我完整带下来了,讲了2个展。观众反馈很好,对我很是称赞,我感到特别开心,觉得自己这些年没有白学,很有成就感。”另外一次是接待香港大学的学生团。“那天,接待观众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我给他们讲深圳民俗,讲解中我准备了一些问题互动,他们竟然都答上来了,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平常都是我自问自答。当时我的感觉是,不愧是大学生,学识渊博。讲解结束之后,我才知道大哥哥大姐姐来自香港大学。带队的老师也是港大的,他还问我对港大有没有兴趣,给我留了个电话,让我有空去港大参观。我说,我还小,才读初中呢。老师说,没关系,你来了打电话就好。”

那次讲解经历陈张子尧将之形容为“心满意足”。“我不仅认识了大学生,还认识了大学老师,特别值!提出的问题哥哥姐姐们回答出来了,感觉像遇到了知音一样。”成就感之外,深博小志愿者们组织的各种交流活动,也让陈张子尧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深博组织的活动很丰富,有一年,我们还去了四川研学,与当地博物馆的讲解员交流、座谈。我很喜欢四川,尤其是那边的麻辣饮食。从此,就把自己的考大学的目标定在四川大学。现在已经在积极努力奋发中啦!”陈张子尧说。他还想像着,考上川大之后,把大学舍友带来深圳,带来深博给他们讲解、服务。”

志愿者工作深刻影响着陈张子尧的“三观”。不仅在博物馆,他在就读的高中——深圳市格致中学,他也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志愿工作。“我觉得最有趣的志愿者服务还是在校运动会的时候,因为学校体育老师人数不够,忙不过来,正好需要同学帮忙,我就毛遂自荐参加了。我们在运动场上不停地飞奔,虽然很辛苦,但是这种感觉非常棒,特别是看到参赛的同学使用那些比赛用具获奖后,那畅快的呐喊,更让我热血沸腾,因为我知道我也出了一份力。”而在格致中学“志愿者”之风如“遍地鲜花”般怒放。当记者问陈张子尧在深博讲解有没有提高历史成绩时,他哈哈笑着说,“我们的历史老师也在深博当志愿者。”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