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构建行为“字典”研读动物“语句”

来源: 深圳商报   2021-05-17 09:17:07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5月17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你家的喵星人和汪星人到底在想些什么?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王立平、蔚鹏飞团队研发了动物行为学“字典”,通过自动化行为采集设备和行为图谱,帮助人们理解动物行为。5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采集动物的“三维行为”

“目前的多数动物行为拍摄,都是基于单摄像头获取的二维动物信息。但它们的行为发生在三维空间中,二维采集会因为动物身体遮挡等,产生误差和假信号。”王立平说。

为补全“丢失”维度的信息,团队突破了二维视频分析框架,使用“机器学习+三维重建”的方法,提出并构建了全自动的行为三维捕捉系统。该系统使用多视角相机的捕捉无惧遮挡,以极低成本在计算机中稳定获取动物三维数据,可以重建动物行为的三维运动结构。

蔚鹏飞表示,此次成果可直接输出经过无监督学习客观分类的行为,不需要人工标注,研究者即可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优质数据集,大大解放了科研工作者的生产力。

读懂动物的“语句”

小鼠一瞬间的驼背,肉眼甚至捕捉不到,居然也是焦虑行为之一?其实,相关奥秘早已体现在动物的行为语言中。

如果将动物行为比喻成人类语言,动物姿态就是最基础的字母,组成有意义的动作(单词),最终构成行为谱(句子)。团队基于层次化方法,分析了每帧画面中的动物姿态,构建出行为“字母表”;其次,将具有相似排列模式的姿态序列挖掘出来,构建出行为“字典”。

据悉,团队相关成果已用于自闭症小鼠的行为研究,从两组小鼠的15分钟自发行为中,检测到8种亚秒级行为。“比如小鼠的驼背,看起来和站立动作非常相似,加上转瞬即逝,所以人为观察难以区分其差异。”蔚鹏飞说。

目前,针对不同物种,该行为图谱仍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团队已经对非人灵长类、犬类开展研究,未来还将应用在猪等实验动物上。

据了解,目前团队已经收到了国内外20多家科研机构的合作和采购意向。该技术涉及的两项专利已经授权转化,设备已经投入批量生产。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段树民评价道,这一成果部分填补了现有行为学分析的短板,有望对研究精神疾病和情绪障碍的发作机制,以及各种治疗手段的临床前研发测试提供重要手段。

深圳先进院刘楠和韩亚宁为共同第一作者,王立平和蔚鹏飞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