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多位权威专家癌症早筛日谈“防癌的真相”:发现癌前病变是关键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2-04-19 09:17:17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4月18日讯(记者 刘梦婷)4月15日,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首日暨中国癌症早筛日之际,“防癌的真相”科普直播举行。活动聚焦癌症防治知识科普,1位院士及6位权威临床专家就大众普遍关心的且存在误区的高发癌症早防早治问题去伪存真,积极倡导高风险人群通过早筛“改变生命的轨迹”。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下简称“宣传周”)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发起并主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肿瘤防治品牌科普活动。

2022中国癌症早筛日之际,癌症早筛再次成为肿瘤防治的科普重点。3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出通知,将今年宣传周主题定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等机构组织开展科普活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关注癌症预防和早筛,早早行动。

詹启敏:肿瘤患者中晚期治疗有很多被动性和盲目性,早筛早诊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

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居全球第二,有457万,仅次于印度;而因癌症导致的死亡病例数,我们国家排在全球第一位,超过了300万。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相当高的。

我国癌症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刚刚达到40%,美国是67%,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达到了80%。当一个肿瘤的5年生存率达到80%,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慢性疾病,而不是绝症。

肿瘤的早筛早诊是提高生存率的根本,一个肿瘤,比如说乳腺癌、肺癌、胃癌,早期发现做一个小手术,或者再采取一些适当的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但是一旦肿瘤变成晚期,甚至转移了,患者就走到了死亡的边缘。

如果我们把肿瘤比作一座冰山,水面上部分是我们对于肿瘤的了解,患者感到不舒服了,去医院检查后发现了肿瘤。而水面底下巨大的冰床,我们了解还不够,患者在看病的过程当中,在中晚期治疗过程当中有很多被动性和盲目性。我们要找到好的手段去早筛早诊,才能进行早期的治疗。

王贵齐:炎症、息肉、腺瘤,什么是需要重视的癌前病变?

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长聘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农村)主任委员

癌症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不需要到医院,更不需要看医生做检查,我们可以通过远离烟酒,通过规律起居,通过合理的膳食,通过健康的心态就可以预防1/3的肿瘤。同时说我们有些肿瘤像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可以通过筛查早诊早治,不光可以使到早期治疗,甚至可以治愈这些疾病。

我们什么症状才去做筛查,去做早诊?所有的肿瘤早期都没有典型症状,因此在我们自认为很健康的时候,在我们吃嘛嘛香的时候,要主动做筛查,做早诊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是因为这些无创或有创,居家可及方便的(筛查)技术,能提高我们老百姓的这种癌症筛查早诊的依从性。

从癌症筛查早诊的检查来讲,就跟新冠肺炎一样,通过初筛的技术发现高危的无症状人群,然后再进行核酸检测,来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肿瘤治疗思路和新冠思路一样,也是通过提供居家方便、老百姓愿意做的初筛技术发现高危人群,最后才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

比如肠胃出了问题,并不是胃肠道不舒服就都要去做胃镜、做肠镜,我们现在有很有效初筛的办法,先来判断你是否需要去做胃肠镜。比如,有问卷调查、有便潜血检测、有基因检测等无创的手段……如果初筛发现确实是高危人群,再到医疗机构进行胃肠镜的精筛。

乔友林:宫颈癌疫苗能保证不得宫颈癌吗?人类能否消除宫颈癌?

乔友林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WHO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

德国的科学家zur Hausen教授等,找到了病毒DNA与人类DNA整合的证据,荣获了2008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病因盖棺定论,宫颈癌成为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而HPV预防性疫苗接种和筛查的结合,是最佳的宫颈癌的预防的方式。

2020年11月17号,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94个国家,共同承诺消除宫颈癌。

到2030年需实现以下三项目标: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70%的妇女在35岁-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病例与HPV感染有关,HPV预防性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结合,是最佳的宫颈癌预防方式。HPV疫苗的适龄人群,在接种了疫苗之后基本上能够实现终身免疫,而确诊了宫颈癌的患者,现在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费用上也有新农合、有医保去支持。

这个“90-70-90”的目标当中,其实最难的就是“70”——70%的成年妇女要定期的开展宫颈癌筛查。2009年在原卫生部和全国妇联的推动下,我国启动了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两癌检查项目,优先帮助最需要的人群。到2018年,10年来累计为近1亿人次的农村妇女提供了免费的宫颈癌的检查,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支修益:打工人熬夜、外卖、压力大,如何在内卷时代有效防癌?

支修益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防控与科普部部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世卫组织组织已经把可吸入颗粒pm2.5确定为一类致癌物质。大多数人每天的工作、生活、交友都是在室内,如果室内的pm2.5爆表,室内的空气污染也是影响我们健康。室内的烟霾包括了三个气,第一是烟草烟气,包括一手烟、二手烟、三手烟,烟草中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几百种有害物质,已经明确的致癌物质是69种。二是厨房油烟,中国式的烹调,除了一些燃料以外,煎炸爆炒烧烤这种烹调方式都是不健康的因素,如果不保持厨房通风,不开抽油烟机,厨房的pm2.5肯定会爆表。再有,要注意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我们要倡导绿色装修。此外,还要有一个好心情,远离内心的阴霾。

王锡山:肠癌误诊那些事

王锡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

肠癌已经在中国的发病率居于第二位,2016年新发病例40.8万,死亡19.6万。相当于每3分钟就有2例新发的肠癌病例,而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肠癌,为什么会这样?

在我们病房做过统计,大约80%的病人都有诊断过痔疮的经历,为什么?“十人九痔”,很多患者自己就先给自己诊断上了,觉得可能是痔疮便血,没有第一时间去医院。有的便血通过吃药止住了,但反而耽误了。因为肠癌的便血首先是表面破溃、感染,然后形成脓血便,吃了消炎药,表面的炎症好了,血止住了,但是癌并没有停步。

还有就是已经确诊了肠癌,患者太过度看重“保肛”了,作为医生,我们肯定会尽力给患者保肛,但保命肯定比保肛更加重要。希望患者能够科学、正确去面对肠癌。切忌偏听偏信,否则容易在治疗上走弯路,延误病情。

肠癌不同的病期,也就是说级别越早,5年的生存率越好。也就是说病期越早,活得越久,而病期越晚,治病费用越高。

肠镜应该是金标准,能取到病理,那么现在也有一些试剂盒比如粪便的FIT-DNA检查,常卫清。我们中心做了一个实验,什么样实验?大家都知道说生活方式,那么夫妻二人共同的饮食习惯,共同生活习惯,一级亲属是遗传。

我们在250名一级亲属里,95例做了肠镜,那么1例就有肠癌,这比例多高1%,大家知道看发病率都是用10万做基数的,对不对?这样就增加了我们这种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那么什么人需要筛查?自然人群分三类,一类就一般人群,一般人群一般指50岁以上再进行检查就ok。

那么有一类叫高危人群,你的一级亲属中有肠癌的病人,或者你有病癌症病史,肠道息肉这些癌前病变史,大便潜血阳性,免疫变慢性腹泻、便秘、阑尾炎精神创伤史的人,我们把这一类人归为高危人群,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有家族史的,你的筛查年龄就不是50了,是在你最早诊断的人提前10年,大家知道,所以更是重要的一个信息,还有一种叫遗传人群,那么这是林奇综合症是有明确的。

我们提出两个原则做事,肿瘤的功能外科原则,一个损伤效益比原则,也就是最大限度的保住病人的功能。

从诊断来看,大家期待着一滴血一滴尿一口气或一克便就能诊断清楚,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大家知道内镜甚至胶囊内镜、CT、超声核磁、pet-CT,它各有各的什么?诊断的价值要重要。往往老百姓或网友问我,说王老师给我弄个最贵的,一下整明白了,这是最通俗的语言,并不是越贵就越好。所以我劝大家就是信者为医,听你的医生,他会给你选一个最佳的诊断的方式,那么怎么叫治得好?就是说肠癌现在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那么也是唯一能治愈的手段。

田艳涛:肿瘤体质的说法科学么?如何评估自己的肿瘤风险

田艳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

肿瘤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下的常见疾病。2020年我国新发肿瘤患者有457万人,家族遗传性肿瘤占了5%-10%。若有家族史,患肿瘤几率会高一些,但大多数人是幸运的,因为只有5%-10%左右的患者会因家庭遗传而有这方面的缺陷,而90%以上的患者,是因后天饮食起居的习惯、情绪管理等掌握不好引起的。

在“外因”当中,幽门螺杆菌是胃癌重要的致病因,它存在于感染者的胃液、唾液、粪便中,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经口”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生活当中习惯的一个肿瘤易感人群,大家看字母叫HP,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实我们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杀灭它也容易,大家先要进行一个检测,我们现在有若干的检测,比方说我们做一个碳13的检测,一吹气一会结果就出来了,可以进行相应的治疗。我们现在还有方便的试剂盒可以把它拿到家里边,在家里边就进行一个相应的大便的检测,就看看我们的 HP的抗体是不是阳性,居家就可以做这个工作。

HP感染治疗后如果说不注意分餐,幽门螺杆菌可以再度来袭,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又再度变成阳性。另外更重要的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会造成我们居家的互相家庭成员的传播,我们一定要提倡公筷和公勺,即便在家吃饭,也应使用公筷公勺,每个人最好用自己的固定餐具。此外,筷子的清洁、消毒、防霉也很重要,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张凯:体检正常却查出癌症!防癌怎么抓住“无症状期”

张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

为什么年年都在体检,不少患者确诊癌症的时候仍然是中晚期?比如常规健康体检中心一般有胸片项目,它可以查肺癌,但是早期肺癌,它查不到。年年体检还查出中晚期癌症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就是手段问题,体检采取的什么手段?比如说胸片要想查到早期肺癌是勉为其难的。

我们2000年之前对肺癌全世界都很恐慌,为什么?因为它当时世界第一大癌,从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用胸片查肺癌,结果努力了20年,到了90年的中后期评价,查过胸片的这100多万人和完全不查胸片的100多万人,因为肺癌的死亡没有差别,也就是说年年去查仍然会出现中晚期,仍然会出现肺癌的死亡。为什么?是因为手段出了问题。

以直肠癌为例,它的发展周期是很慢的,癌前病变是很清楚的。甚至5年之内,找个时间点去做一次检查,就会发现存在身体里面很多年的一个高级别腺瘤,可能未来5~10年它百分百癌变,这个时候就可以成功拯救它。

防癌体检的概念,就是在无症状健康高危人群中,开展以早期发现癌症为目的的精准的有效的医学检查,同时我们对癌前病变等癌癌前疾病进行寻找,并且对它进行管理。

朱叶青:癌症早筛准吗?早筛技术如何发现癌症风险?

朱叶青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诺辉健康CEO

对于癌症,我们不担心它发生,而担心过晚面对它,因为癌症的早期都不可怕。癌症早筛就是癌症还在“恐龙蛋阶段”的时候,我们通过筛查从表面看着很健康无症状的人群当中,像大海捞针一样去发现癌症或者癌前病变的患者,避免癌症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对于筛查来讲,我们首先要保证筛查认为没问题的人尽可能没问题,即排阴不能漏检。

筛查、诊断和辅助诊断的区别在于,筛查最重要的是能够独立去判断它的阴性,而诊断则是要独立判断它的阳性。辅助诊断虽不能独立判断阴性或阳性,但可为医生的诊断提供辅助性的参考。

美国《SCIENCE》杂志前不久发表了关于《癌症早筛的挑战和前进的道路》的文章,提出癌症早筛需要迎接5大挑战:第一,要了解早期癌症的生物学特征。第二,要确定患癌症的风险,确定到底是哪样的人群是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癌症。第三,能否找到一些相对比较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第四,有没有好的检测办法,既能够把所有标志物都包含进去,又能把早期癌症的微弱信号放大,同时还能持续监测期发展过程。第五,能不能去通过临床试验去验证它的结果,在真实世界里能不能重复我们验证的结果。

以诺辉健康的“常卫清”为例,他们是这样解决5大挑战的: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锁定高风险人群,确定用于筛查的生物标志物,通过算法模型把包括血红蛋白、基因和基因甲基化的结果综合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患癌风险。通过中国癌症早筛最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验证了它的性能。在常卫清2020年11月9日获批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以后,我们持续的研究,在近十万例以上人群中去验证到底它的性能是不是能够得到综合的评估。

好的癌症筛查要满足三个条件,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简便的确诊办法和可行的临床介入手段。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式便捷让用户愿意使用也非常关键。

防癌的真相,就是自律。克服自己心里的一点点恐惧,建立起定期主动筛查的习惯,是防癌的关键。希望居家早筛的好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早期发现,改变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命轨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