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金众小区解封 罗湖边检站青年抗疫突击队结束 14天闭环志愿服务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2-03-27 09:16:25

金众小区降为低风险,社区居民走出小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3月26日讯(记者 张玲 通讯员 陈琪 刘伟康)“得知你们要走了,大爷来送送你们,多谢你们这些天的关心和帮助”。3月25日下午,香蜜湖街道金众小区36栋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小区居民王大爷得知消息后,眼含热泪向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1+5”青年抗疫突击队员表达真诚谢意。

3月11日下午,按照深圳市总工会和深圳边检总站工作部署,罗湖边检站“1+5”(1名党员,5名团员)青年抗疫突击队进入福田封控区金众小区,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始为期14天的闭环抗疫志愿服务。14个日夜里,突击队员们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是抗疫工作中的“扫楼人”“搬运工”,是社区居民的“保护神”“清洁工”,也是群众眼中的“贴心人”“好心人”。

张钧茹上门开展志愿服务。

倾听,打开抑郁症患者心结

“再不解封我就不活了,太没意思了……”3月21日下午,小区居民陈女士(化名)在小区志愿者防疫群发出的一条信息“炸开了锅”。突击队员张钧茹看到信息瞬间愣住了,立马与陈女士取得联系,同时将情况向社区工作小组汇报。

经了解,陈女士一直身患中度抑郁,需依靠药物控制病情。作为突击队唯一的女性,张钧茹想到女性之间沟通会更好,便与队友张伟成商量好各种对策后,迅速穿好防护服赶往陈女士家中。敲开房门,陈女士脸色苍白、神情恍惚。张钧茹见状主动上前安抚,凭着以往培训经验和一些心理疏导方法,与陈女士慢慢沟通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通过交谈,得知陈女士与丈夫都在深圳从事餐饮服务工作,由于疫情原因居家隔离,家庭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加,加上隔离期间无法及时购买到药物的情况下,又不愿跟社区工作人员讲述困难,导致病情逐渐严重。

张钧茹一边安抚陈女士情绪,一边立即与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请负责人协助联系医生和购买所需药品。仅半个小时,医护人员就带着几盒处方药出现在陈女士面前,并及时对陈女士进行了心理评估及专业治疗。经过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陈女士病情逐渐得到稳定,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解封这天,陈女士与丈夫特意找到张钧茹,对她和医护人员的救助表示感谢。

赵迎涛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开心留念。

扫楼,承担起为留守老人送菜工作

“扫楼”、测体温、送外卖、倒垃圾、开展心理疏导、化解群众矛盾……这是年青的突击队员赵迎涛面临的新挑战。

赵迎涛要负责5栋居民楼和近600群众的工作,其中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留守老人李大爷和陈大娘,平日靠着家里的一部座机与外界联系,生活食材都是打电话让菜市场商家送上门。由于儿女不在身边,也没有智能手机,两位老人之前从未做过核酸检测。赵迎涛了解情况后,用自己的手机为两位老人注册粤核酸码,并协助医务人员为两位老人做了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次核酸检测。

交谈中,赵迎涛得知老人腿脚不便下楼困难,小区封控后,商家无法送菜上门,老人的饭菜供应成了大问题。他主动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并承担起给老人送菜的工作,稍有空闲他还会去看望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李大爷,咱们解封了!”赵迎涛得知李大爷所属居民楼降为低风险后,立即跑去告诉老人,“解封后我就要和队友们撤离小区了,今后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事还可以打电话找我。”望着赵迎涛离开的背影,两位老人倚靠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开。

谢旭东和闫乐雨天上门给社区居民测核酸。

沟通,手机打字无障碍连接听障居民

“还清楚记得,来到小区的第一天,我们就工作到了凌晨3点多。由于天色已晚,防护面屏也因长时间的佩戴充满了雾气,我几乎看不清眼前的路”,“我也是,上下楼梯好几次都险些踩空摔倒......”看到解封后居民开心的模样,突击队员谢旭东搭着队友闫乐的肩回忆着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

他们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天晚上敲开一户居民的门后,初步接触发现该户居民有听力障碍,也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彼此沟通都成问题。为了完成居民信息采集和核酸检测工作,闫乐和谢旭东只能在手机上打字与该居民建立沟通。充满雾气的面罩、双层防护手套,外加手机防护套,打字也变得很困难。经过十多分钟的缓慢交流,居民明白了志愿者们的意图,并配合完成了信息采集和核酸检测。结束后闫乐将这户人家的情况记在了自己的随身小本上,坚持每天都到该居民家里询问情况,提供帮助,经过多日相处,他们在疫情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这个特别的三月里,“1+5”青年抗疫突击队员们带给社区居民的是共同战疫的决心和信心,传递的是警民鱼水情,彰显的是国家移民警察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最深沉的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