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广东海丝研究院提出南沙打造期货全产业链路径

来源: 深圳特区报驻穗   2021-12-13 13:17:43

今年2月,国家级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广期所)正式落户南沙,弥补广州缺少全国性重大金融基础设施的短板。借此契机,南沙应如何助推广东携手港澳加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近日,广东海丝研究院(简称“海丝院”)发布月度《海丝参考》报告《广州金融强市背景下南沙打造期货产业链的路径与对策》,提出以广期所为中心,以期货产品为抓手,以金融技术为手段,集聚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金融人才,打造完善的期货产业链等建议。

我国现有的四大期货交易所分别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几大期货交易所发展定位明确,产品错位发展,同时打造期货板块,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市场培育机制,为南沙打造期货产业链提供了丰富的参照经验。

广东海丝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郑玉航向记者分析,围绕广州期货交易所,南沙着力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有助于增强巩固广州金融产业支柱地位,促进产融融合高质量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速推进大湾区的经济发展。

报告认为,对比以上交易所和国外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南沙在打造期货产业链上虽具备先天优势,但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头部期货公司引进以及期货人才储备方面仍待补强。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供了相关对策路径。

集聚金融机构打造泛金融产业集群

近年来,南沙金融业规模增长速度快,金融生态日趋丰富、金融创新驱动发展势头迅猛,但期货公司和中介机构数量较少。为此,报告建议,南沙要以广期所为中心,集聚金融机构,围绕广期所聚集一批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及总部企业,进一步促进金融资本与高层次金融人才等高端金融要素的集聚,形成泛金融产业集群,带来巨额的资金流动和丰富的金融创新。同时,要以金融科技为手段,对标国际,借助南沙自贸片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市场定位、运作机制、交易品种和服务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国内外期货市场联动,扩大金融区域合作。

推进期货产品上市形成期货产业链

2020年公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表示,广州期货交易所在未来将会涵盖科技、绿色、金融、环保等新兴产业。报告指出,围绕绿色期货产品将成为广期所的研究开发方向,广州期货交易所不仅是一个全国性金融机构,更会成为期货交易的集聚高地。针对广期所的现货市场不够成熟、期货品种论证具有较大难度的问题,报告建议,南沙围绕广东产业优势,重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外汇、碳排放权、金融衍生品等期货交易品种上市,通过期货品种聚集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扩大期货产业规模。

构建监测大数据健全市场管理机制

作为新的期货产业集聚地,广州期货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刚刚起步,还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报告从基础设施建设、全产业链期货服务和期货交易所的场外市场建设等三个方面为期货市场提高效率、减少交易成本,加强监管和引导作用提供对策,并创新性提出构建期货产业链交易数据(产品、客户)、信用数据、产业数据、宏观数据等综合大数据库和期货产业链风险防控监测系统,完善风险处置机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加强期货市场宣传引入机构投资者

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是期货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是商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稳定市场的主导力量。报告指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整体上机构投资者比重偏低,影响了期货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报告建议,要积极发展专业商品投资基金、银行、保险、基金等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并鼓励现货企业发展成为机构投资者,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资产管理端的各类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市场的良好生态,增加金融市场的合作。

建立专业型期货人才引进培训体系

近5年,南沙已扶持区内上市企业和金融机构超110家、全区人才近3万人次,但随着围绕广期所形成期货与衍生品市场的创新发展,期货产业链不断拓展,行业人才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报告呼吁南沙加大专业型期货人才引进和培训的力度。在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可充分发挥期货行业协会、广期所和高等院校的合力,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相结合的中高层次期货人才培育体系,在南沙建设高校期货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资源,建立国际金融、咨询服务等重点发展行业的培训基地,加强期货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加强高层次专业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原标题《广东海丝研究院提出南沙打造期货全产业链路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