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深晚快评 | 期盼更多敢救会救的“第一响应人”

来源: 深圳晚报   2022-08-22 15:16:41

深圳一名工人触电心跳骤停,4名医学院同学接力抢救,教科书式操作挽救了一条生命;“来,大家听我口号,‘一二三、一二三’,抬!”深圳公交司机与乘客、路人合力抬车救出了被压在轿车底下的行人;就在8月10日,一个小女孩意外卡在了窗台防护网上,两位市民有勇有智,合力将小女孩拉了上来……

每当看到这样的暖心新闻,我们要为挺身而出的人点上一个大大的赞。显然,这些施以援手的热心人,都是获救者生命中的“贵人”,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平民英雄。

敢救人、会救人、善救人,这首先是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刹那之间的救援往往仰赖于既往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经验,需要一定的专业性。特别是应对台风、暴雨、火灾等复杂情况,越是危险紧急,越需要冷静判断、科学应对。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倘若平日里受过相应的培训、掌握专业的应急、救助知识,临危反应的意识、救人的勇气便会更为充足。

据《深圳晚报》的报道,深圳市应急管理局19日举行“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成立和授旗仪式,为首批“应急第一响应人”颁发证书并授旗。今年,深圳市政府将“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列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深圳也是全国率先普及“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的先行先试城市之一。按计划,深圳将在2022年培训考核不少于1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分布在全市住宅小区、学校、大型商场、农贸市场、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

应急处置,就是与时间赛跑,时间比黄金还珍贵。第一时间开展现场疏导、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报等初期就近应急处置工作,“应急第一响应人”可能会比事后赶到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发挥更大作用。“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勾勒出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互帮互助的情义,焕发出最良善的文明之光。

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的制度化,将营造一种由点及面的带动效果,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渗透至社会深层,身边的安全风险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越来越多市民成为“应急第一响应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挺身而出,“敢救、会救”,这座城市的安全韧性水平在提升的同时,人们的安全感也随之“水涨船高”。

进一步说,从安全发展的理念出发,建立健全职责清晰、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协调有序的城市生命线安全防护体系,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社会大众都很关心的城市发展议题。城市韧性,韧在哪里?或许有着很多定义和见解,但笔者以为有“韧劲”的人,一定是一座韧性城市最基础也最核心的要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