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大鹏新区:社会总动员实现生态文明“多元共治”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1-04-28 09:17:35

“潜爱大鹏”海底珊瑚保育

大鹏新区志愿者定期到沙滩清理垃圾

“大鹏自然童书奖”获第十六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4月2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建超)生态环境治理,既要靠党委政府牵头“治”,更要靠社会大众共同“治”。

4月26日,一则来自大鹏新区海域的“珊瑚产卵”短视频在深圳人朋友圈转发,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这是深圳第二次拍摄到海洋中的珊瑚排卵影像。第一次,也是在大鹏。

2020年5月,来自大鹏新区的珊瑚保育公益组织——潜爱大鹏,组织志愿者下海蹲守4天,第一次拍摄到珊瑚大规模产卵的难得景象。产卵的珊瑚,是2015年“潜爱大鹏”在大鹏新区大澳湾种下的一批霜鹿角珊瑚。经过5年生长,进入性成熟期,为这片海域贡献出新生的珊瑚种子。

“连续两年在大鹏海域拍到珊瑚产卵画面,足以说明这里的水质越来越优。”来自“潜爱大鹏”的志愿者王晓勇说道。

“潜爱大鹏”,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珊瑚保育公益组织。种珊瑚、种人心。在大鹏新区的支持下,已建立了2个海上珊瑚试点保护区,培养了一批具有珊瑚培育以及普查能力的潜水员,发起“大鹏半岛2020珊瑚调查”,推动大鹏海域种植珊瑚超过6000株,救助珊瑚残枝超过334株,累计清理海底垃圾3.27吨。

这是大鹏新区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构建“生态+”治理新格局的生动缩影。而民间力量的生长,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不断引导。

2020年9月19日,“美丽海湾·大鹏先行”2020年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在大鹏拉开帷幕,大鹏新区“海陆统筹”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备受关注。同天,首个“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正式揭牌,国内生态文学创作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如何以生态文学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化。9月20日,首届“全国珊瑚日”活动在大鹏新区举行,揭开了2020年中国珊瑚普查的序幕……

两天三场“国字号”活动的背后,是大鹏新区持之以恒的努力。

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举办全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打造11家海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组建党员环保队伍,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的共建机制,金色沙滩志愿队、绿色河流志愿队、蓝色海洋志愿队等形成2万多人环保志愿者大军。在大鹏新区,全民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已蔚然成风。

“我们在大鹏看到了深圳有温度的一面,也看到了深圳之所以取得如今的发展奇迹,其背后的根基和根脉。”在4月19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著名词曲作家大鹏采风活动座谈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陈晓光说到。

这样的根基,靠的是不仅有理念的坚守,更有文化的支撑。在大鹏,生态文化的普及、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从娃娃抓起的。

4月23日,第26个“世界读书日”,全国首个以自然童书为主体的少年儿童自然阅读和生态教育空间——大鹏自然童书馆启动仪式在大鹏所城怡文楼举行。600年的“国保”遇到自然童书馆这个“新生儿”,生命与生态环保相交融,历史与人文关怀相辉映。大鹏新区,再次先行示范。

大鹏自然童书馆不是凭空诞生的。它源自“大鹏自然童书”。

早在2016年,大鹏新区就发起了国内第一个自然图书奖——大鹏自然好书奖。2018年,“大鹏自然好书”聚焦儿童阅读,升级为全国唯一的儿童自然图书奖——大鹏自然童书奖。此后每年的金秋时节,“大鹏自然童书”就会揭晓榜单,为孩子们带来丰硕的精神果实。已连续举办3届,获得深圳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成为深圳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阅读品牌。

既让童书得以妥善保护,又可以让孩子近距离学习生态文化。自然童书馆,给这些优秀自然童书、手稿真正“安了家”。

这样的生态文化品牌,在大鹏,不止一个。推动“鲸落”深港澳海洋保护联盟成立,“大鹏生态文学奖”“大鹏全域自然课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培育项目一年接着一年办、一年更比一年好。深圳首部海洋生态主题短片《半岛故事》重磅推出,“大鹏生态文学奖”第二届获奖作品《华彩的海滩》被《人民日报》整版刊载……生态文化的根,在大鹏越扎越深、越扎越牢。

建成区负氧离子均值高达2000多个/cm3,未开发区负氧离子均值高达3000多个/cm3……在2020年年底,大鹏新区成功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在深圳这样的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里的城区,能够成为“中国天然氧吧”,也让业内专家直呼“没想到”。“没想到”的背后,是共建共治的久久为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向往的生活”,就在大鹏新区群众身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