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长三角议事厅|碳中和⑤:碳中和社区建设的愿景和路径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5-27 11:47:23

原标题:长三角议事厅|碳中和⑤:碳中和社区建设的愿景和路径

碳中和系列的前几篇分别从产业、园区、技术等维度进行分析,那么,碳中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吗?碳中和社区,是未来社区发展的一个新形态。

社区碳排放是指社区因生活消耗能源所导致的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居民交通出行及外购电力和热力生产导致的碳排放。碳中和社区是在低碳社区的基础上再次进化,最理想的状态是在本社区内实现碳源(碳排放)和碳汇(碳吸收)平衡相抵;次理想状态是本社区内碳源和碳汇无法相抵,通过生态补偿或借助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方式,购买其他地区的碳汇达到平衡。

据朱雪梅(2014)、陈莎(2013)、詹梨苹(2020)、王蔚(2016)等人的研究,笔者测算得出,中国人均社区碳排放量约为人均碳排放量总量的34%。社区内居民建筑、居民交通和公共设施的能耗占据社区碳排放份额最大。

碳中和社区的建设不在于选取实现碳中和的哪种方式,而在于达成碳中目标的真实效果。

一、碳中和社区的核心问题

认清碳中和这个新鲜事物,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弄清关键问题,如下文论述:

一问社区碳排放大户几个?识别社区中碳排放主体和活动。

社区碳排放按照不同维度可分为排放活动和排放主体。按照社区碳排放活动种类可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活动。直接碳排放活动包括:发生在社区地理边界内的燃料燃烧,即固定源燃烧,如居民家用燃气灶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燃烧活动;社区运营控制的车辆等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交通活动消耗燃料的燃烧,即移动源燃烧,如社区内垃圾管理车辆使用汽油、柴油等的燃烧。社区的间接碳排放活动包括外购电力、热力的消耗,如居民生活、公共地区和商业设施等用电消耗。

直接碳排放中的固定源燃烧、间接碳排放中的外购电力都是碳排放的大户。按照社区碳排放主体种类可分为:居民建筑(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生活用水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电梯等)、公共设施(物业设施、消防设施、安保设施、电力设施等)、交通设备(社区接驳车、物流运输车、垃圾运输车等)以及其他主体,如废弃物排放等。这其中居民建筑是碳排放大户。

二问社区碳中和方法几种?碳中和社区建设的技术手段和市场手段。

实现碳中和目标主要从降低碳排放和提高碳吸收两方面着手,降低碳排放主要是通过清洁能源利用、提高各类耗能设施设备节能水平等手段,本文不再赘述。本文重点讲述碳吸收的主要手段。目前可分为三类手段,分别为生态手段、市场手段和技术手段。生态手段,指通过在社区内通过植树造林、土壤固碳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这在社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市场手段,指将社区内超排的二氧化碳,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购买其他地区的碳排放指标,实现跨区域的碳中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现代科技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该技术目前多用于工业领域,如上海华能石洞口二厂600MW机组十万吨碳捕集项目。高昂的运维成本和对场地的特殊要求,使得CCUS技术难以被用于实现社区碳中和目标。

三问社区碳中和账单几何?碳中和社区建设的经济成本。

建设碳中和的首要问题是弄清社区一年中大约能产生多少碳排放,通过前文三种手段将付出多大的经济成本。根据朱雪梅等(2014)、陈莎等(2013)、詹梨苹等(2020)王蔚等(2016)等相关研究,综合估计中国社区人均年碳排放量约为3吨,以一个社区2万人计算,年社区碳排放量约6万吨。上海若以1200个社区、每个社区两万常住人口估算碳排放量约为7200万吨。若采用生物手段实现碳中和,以1平方公里阔叶林每年可以吸收3.6万吨的二氧化碳计算,实现一个社区碳中和需要森林面积1.67平方公里,全市社区需要森林约2000平方公里(约为上海陆地面积的1/3)。每平方公里森林每年的土地租赁和林木维护成约550万,每年森林维护成本约110亿。以市场手段实现碳中和,以目前欧盟碳交易价格每吨50欧元计算,每年约需255亿元。以技术手段实现碳中和,CCUS技术运行成本每吨320元计算,每年需花费230亿元。

四问社区碳中和参与几方?碳中和社区建设的多方参与。

碳中和社区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其建设成本和建设收益并不能在同一主体中实现平衡。因此,碳中和社区的创建一定是在经济成本可承受的范围内,社区成员就碳中和目标达成共识,并在有效的内外部监督的前提下,采取的一致行动。因此成功实现碳中和社区的创建,需要社区成员、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治理。

二、长三角建设碳中和社区的三大优势

优势一:低碳社区起步早,积累丰富经验

201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长三角三省一市纷纷响应,积极在本辖区内开展低碳社区的创建。上海于2014年7月启动上海市低碳社区创建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综合评审,将凌云街道梅陇三村等11个社区列为首批低碳社区试点的创建单位,并于2017年5月又批准10个社区列为第二批低碳社区试点。江苏充分发挥各地市主动性,于2015年启动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如无锡市从2015年开始,新吴区新安街道新安花苑第三社区等6家单位被明确为低碳社区试点单位,市级层面通过政策引导、评估督促等方式指导试点创建工作。同年,浙江选定涵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共15家社区进行首批省级低碳社区试点;近年来又将低碳社区的相关要求融入到未来社区的创建中。安徽则是分步骤分区域阶段性开展试点工作。先由省会合肥市于2014年8月率先开始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确定18个社区为省级低碳社区试点,在全省层面开展试点工作。

三省一市低碳社区建设,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低碳事业的认识,培养了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各地政府在推进低碳社区建设中,逐步完善了社区创建方案和评估体系;以上都为碳中和社区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优势二:社区治理水平优,便于开展工作

长三角地区整体上是中国社区治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以上海为例,自2005年开始探索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相适应的社区治理体制,逐步建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制度,并不断夯实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创造性的增强社区党委的领导智能,将培养市民自治共治能力列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针对郊区快速城市化地区、大型居住社区、撤制镇社会治理的难题,施行基本管理单元制度,推进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力量下沉,优化社区治理尺度。近年来,上海又紧抓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契机,完成“一网统管”“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治理架构,基本形成全市数据治理一体化格局。上海社区治理能力的不断成长,为社区民众就碳中和社区建设实现有效决策、一致行动提供有效支撑。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社会治理水平也相对较高,对碳中和社区的建设大有裨益。

优势三:经济发展质量好,政府财力雄厚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根据前文相关的成本估算,碳中和社区建设难免政府资金支持,这对城市财力提出一定要求。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达、财力相对雄厚,对碳中和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承受能力较强。并且,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较高的城市,对社会治理尤其是社区治理更为重视,也愿意向社区治理倾斜更多财政资源,2019年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城乡社区支出约1635亿、261亿、415亿、283亿、331亿、252亿,能够持续支持大城市开展若干碳中和社区试点的创建工作。

三、长三角碳中和社区建设路径

加快推进低碳社区建设工作。社区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尚不成熟、经济成本较为高昂,短期内从碳吸收端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不符合实际,可行之策应是加快建设低碳社区。三省一市应在充分总结前期低碳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出台低碳社区建设指南和评估办法,科学核算低碳建设运维成本,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低碳社区建设能够大踏步向前推进。政府应鼓励社区在引入商场、超市、餐饮等服务企业时,落实低碳商业作为准入要求。鼓励社区加快制定具体的既有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实施方案;引导业主科学选择低选购低碳装修装饰材料和节能家电等。

探索社区碳汇和碳交易机制。各省市要结合本地居民生活习惯、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等特征,探索制定科学的社区碳排放核算方法,建立社区碳排放数据库。探索将“对口支援”与异地购买碳汇结合,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先行先试异地购买碳汇。积极论证在碳交易市场开设社区碳交易专门板块,鼓励农村与城镇社区在交易平台上开展碳交易活动。鼓励专业机构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社区节能改造。

鼓励新兴减排技术社区应用。鼓励在社区改造中选用冷热电三联供、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等技术,鼓励安装太阳能发电、热水装置。推广新型高效燃煤炉具、太阳能照明、LED灯等节能设备。鼓励数字孪生技术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改造中的应用,通过将智能传感装置与大数据算法结合,优化社区内公共设施的运行效率,降低设备能耗。鼓励生物碳汇技术研发,探索高效率、小型化、无污染的生物碳汇技术开发。

加强碳中和社区宣传推介。以城市为单位,开展碳中和社区愿景规划,积极应用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加强对市民宣传力度。鼓励碳中和知识进学校,培养市民低碳素养。依托社区两委积极在社区内部开展旧物交易、共享出行、家电节电等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活动,指引入驻单位和社区居民科学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培养碳中和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

城市碳排放通常需经历增长、达峰、中和等阶段,社区也适用这一规律。目前社区碳排放量普遍仍处于增长阶段,碳中和社区建设主要受制于社区居民支付能力、低碳生活意识以及碳吸收技术效率等瓶颈,大规模推广的时机还未成熟。不过,随着人类财富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碳中和社区建设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作者任柯柯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能源与零碳经济实验室研究员)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