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深圳高新区:每个日夜都闪耀创新光环

来源: 读创   2022-03-31 21:18:12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3月31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走出地铁一号线深大站A4出口,顺着科苑北路往左拐大约一百多米,开了4年多的“桃李汤包”档口是深圳高新区上班族熟悉的早餐根据地,2元一个的肉包,或者3元一块的葱油饼,外加一杯4元的红豆燕麦八宝粥,是很多人习惯的早餐搭配。

凌晨3点,店主就到店忙活了,第一笼包子5点出炉,早上7点时,其他点心陆续配齐,生意在9点前会到达高峰。“这段时间的客人少了一些,估计还有不少人居家办公,顺其自然吧。”年轻的店主一边忙着整理蒸笼里的热包子,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现状并没有打乱他的节奏。

与此同时,在科技南十二路飞亚达科技大厦前的报刊亭内,女店主也进入一天的忙碌时光。一个早上她大约可以卖掉三四十份面包,以前这个数字是五六十份。

身后的飞亚达科技大厦,曾经是腾讯成长历程中重要的办公场所,为应对上班时进入大厦的庞大人流,大厦入口处摆上了4块可供扫描粤康码的指示牌,两名保安手上也各拿着一块指示牌,方便进入人员扫码。入口处的体温扫描仪与大堂里的体温监测屏幕不断闪现经过者的实时体温。

对面,几栋枣红色的建筑是迈瑞研发大楼和总部大厦,川流不息的员工熟练地掏出手机扫码,核验场所码后快速消失在大堂里的电梯间。这家成立31周年的企业,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去年还拿下了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以5.32亿欧元收购全球领先的免疫原材料供应商Hytest100%的股权。

“迈瑞正持续探索技术无人区,挖掘临床上还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对重症领域参数的深入研究、对超高端超声影像技术的攻坚、对体外诊断抗原抗体等技术的突破等。”今年3月,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接受采访时说。

3月的深圳,正是春光最烂漫的时节,抬望眼间,挺直的细叶榄仁郁郁葱葱,高擎着一树的碧绿,高新园地铁站附近的绿化带里,盛开的海棠红妆欲滴。

上午十点,高新区南山园区进入了相对空闲期,路面上的人流、车流不再匆忙。“成就创业梦想”——这句印在中国科技开发院办公楼外墙上的标语依然激荡着一双又一双经过的脚步。1991年创办的中国科技开发院是远近闻名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累计孵化科技企业一千多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五百家,从中涌现出了国民技术、朗科科技、优网科技、爱能森新能源等一批代表企业。

对面TCL大厦门前的路侧,临时停放着几辆白色的网约车。两名司机利用难得的空隙一边闲聊一边等客。一位司机对另一位来自湖南常德的刘师傅羡慕不已,因为这位老兄这些日子每天都能挣四百多。

去年刘师傅通过一年免息贷款6万元,购买了一辆比亚迪电动汽车,加上保险,每个月要还五千多的贷款。之后刘师傅在不同平台上注册,干起了网约车的生意。为了吸引新司机注册,一些新平台给新司机派单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刘师傅这段时间跑得很欢。“早上6点多起床,7点之前就出门了,一天下来全在车上过,要忙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虽然很辛苦,但挣得踏实,累一点,勤快点,挣得也多一点点。”说话间,他不忘让同行给自己与车辆合影,然后上传给平台。

在海纳百川中有一股奋斗的味道

这些年来,高新区的交通建设一直处于进行时。从2018年1月开始围蔽施工的深圳地铁13号线工地,让科苑北路变得拥堵不堪。道路中间的告示牌显示,占用时间会持续到2023年12月。来往的行人在绿灯的间隙快速通过,透过铁丝网,可以看到工地的概貌。

“再忍忍吧,只要想到今后可以坐地铁上下班,我就能接受眼下的拥堵。”在深圳天海宸光科技有限公司上班的危婷说。

从2007年开始,危婷就在南山科技园上班,一晃眼已经过去了15个年头。伴随高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危婷忙碌的身影也先后在3C消费电子、芯片设计企业,再到AI科技公司出现。如今她就职的天海宸光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AI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视频处理和智能分析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

从最初乘坐公交、地铁,再到自驾,危婷每日穿梭于高新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与其他奋斗者一样,她也有工作的疲惫与辛苦,有成长的彷徨与苦楚。“但回过头看,自己每一天的付出和努力,都与高新区的进步息息相关,于是心中就会充满自豪与骄傲。”危婷说。

“这段时间,同事们都戴着口罩开会,讨论工作,和平常的工作节奏没有任何区别。”她告诉记者,大家只是偶尔在午间或下班休息时,才讨论一下去哪里可以做核酸。

距离危婷工作的深圳讯美广场不远处,就是被称为“中国奋斗第一楼”的科兴科学园。里面汇聚了超过450家高科技企业,通常到凌晨时依然灯火通明。

园区南门前巨大的“鱼跃龙门”雕塑十分醒目。在核对完场所码后,人们依次进入巨大的园区腹地。若不是中庭位置透进的阳光提醒着时光的流逝,漫步其间就仿佛穿越在一个昼夜无休的不夜城。得益于很多公司的弹性制度,不到12点,园区一楼美食区就开始人头涌动,无论是连锁经营的猪脚饭、麻辣辛香的成都饭馆,抑或典雅的咖啡馆、时尚的茶饮,都陆续挤进了三五成群的食客,一些口碑不错的店甚至要在门口取号排队了。

“我喜欢深圳的烟火味,在海纳百川中有一股奋斗的味道。即便是特殊的封闭式管理期,那股味道一直都在,仿佛它从来没有中断过。”一位刚从楼上写代码的忙碌中抽身而来的年轻人告诉记者。

喜欢这股奋斗味道的还有福瑞莱环保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的工程师廖家龙。

去年初福瑞莱公司联合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大学等单位,启动了“低成本新冠病毒核酸降解消毒剂研发”项目。今年2月,该联合攻关项目凭借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研发实力,跻身深圳市科技抗疫专项2022年第2批项目。

3月13日,廖家龙在收到居家办公信息后不到半小时,就已经赶到深圳国际创新谷内的公司实验室,准备将具备带离实验室条件的实验材料带回家。他认真检查每一台实验装备运行情况,以确保实验室设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在线观测实验装置运行情况。

封闭式管理期间,像廖家龙这样“居家科研”的同事并不鲜见。他们把小型实验装备、具备条件的微生物带回家中,夜以继日地开展实验,观察、记录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将一瓶瓶消毒剂扛回家,继续模拟验证,测试常规情况下的稳定性。

“我们坚信,科研攻关每快一分钟,就能为疫情主动防控多争取一分钟。”福瑞莱公司董事长王文昭说。

“高产田”里不断跑出的黑马

翻开地图,159.48平方公里的深圳高新区面积约占全市8%。自从三年前实现扩区后,发展的阵地早已不再局限于南山一隅,形成了南山园区、坪山园区、龙岗园区、宝安园区、龙华园区在内的“一区两核五园”格局,其中南山园区、坪山园区是两大核心园区。

作为不折不扣的“高产田”,深圳高新区创造了全市约30%的GDP。去年营业收入更是一举超过2.2万亿元,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单项更是排名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硅谷”。

如果说南山园区是这片“高产田”里万众瞩目的优等生,那么位于深惠边界的坪山园区则是另一匹蓄势待发的黑马。

尽管挂牌成立时间不足3年,坪山园区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集聚了比亚迪、中芯国际、新产业生物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其中,位于坪山高新北片区的锦绣路上云集了赛诺菲巴斯德、微芯生物、新产业生物公司等近两百家医药类公司,这条道路也被称为“BT大道”,是深圳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活走廊。

3月21日,微芯生物在研产品西格列他钠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Ⅱ期临床试验在北京友谊医院完成了首例入组。这家专注于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已累计申请境内外发明专利400余项,100余项已获授权。

位于坪山丹梓大道与光科三路交汇处西南角的青铜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也正在加紧建设中。这个基地将建成碳化硅功率器件研发实验室、车规级碳化硅功率模块封装产线、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中心等,是深圳加快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布局,预计明年初建成。

“目前看,这个计划没问题。”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之涵告诉记者。

从深圳地铁5号线兴东站出来,不远处就是位于深圳高新区宝安园区的中粮创芯研发中心,在创芯研发中心1栋19楼的办公室,深圳市海谱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专注于“啃下”微型高光谱MEMS(微机电系统)芯片研发的“硬骨头”。今年初,海谱纳米光学正式量产了第一代微型高光谱MEMS芯片,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相关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也成功研发出业界尺寸最小的高光谱成像相机,其体积仅为传统高光谱相机的千分之一。不久前,公司还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研发及人才方面的投入,针对不同场景开发多种芯片及产品,实现全光谱覆盖,加速推进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机器视觉、消费设备等诸多领域的商用落地。”工作人员说。

减免租金、搭鹊桥、定目标背后的脚步声

3月29日,深圳市科创委对外印发《关于强化科技支撑抗疫 助力创新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对租用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物业的企业、科研机构、个体工商户等,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

“我们正在抓紧落实惠企相关措施,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减轻创新主体负担。”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王辉告诉记者。

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高新区的脚步有条不紊。

“按照计划,今年中心还将通过线上方式举行中国IT产业校企合作大会、深圳高新区大学校园招聘会等,为深圳科技企业引才搭鹊桥。同时积极利用南方创投网、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做好科技项目对接、研发服务工作。”王辉说。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这是深圳高新区给自己定下的“十四五”发展目标。

恰如鹏城街头随处可见的一抹抹春光,眼下波澜不兴的深圳高新区正孕育新的希望与梦想。对于摩肩接踵的奋斗者而言,高新区的每一个日与夜都闪耀着创新的光环,从未停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