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打造湾区特色“山海医院”大鹏新区人民医院项目引进新技术实现“科技兴安”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1-04-28 20:22:17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4月28日讯(记者 潘润华 通讯员 金莹洁 陈彦月)“山海医院”是什么样子?

创新高端医疗与旅游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领跑海滩救援、应急救援的医疗项目要如何落地?BIM、物联网、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要如何运用到建筑工程安全领域?

近日,深圳大鹏新区首家市属三甲综合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大鹏新区人民医院正在紧张建设中。据悉,项目将于2022年迎来主体结构封顶,整体工程计划2023年底竣工,建成后将提供床位2000张。

据了解,大鹏新区人民医院项目(简称“大鹏医院项目”)位于大鹏新区葵涌街道葵新社区。该项目依山眺海,利用波浪阳台、飘板等滨海建筑设计风格营造出山海建筑的特色,将医院变成一处融于山海之境的诗意所在。医院设计打破传统医院设计思路,两栋高低错落的圆形塔楼悬浮于裙楼之上,形成高效集约的医疗综合体。项目中庭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病房舒适性和景观性,创造居家式疗愈体验,或将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医疗服务目的地。

打造“科技范” 让“摸不着”的数据“看得清”

依托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大鹏医院项目打造了“项目级驾驶舱”——智慧工地指挥中心。“驾驶舱”是一种指标分析系统,综合运用BIM、物联网、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指标指数、雷达图、分布图、热力图等可视化手段,让“摸不着”的数据不但“看得清”,而且更形象,实现了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和预警。

项目出入口的“一卡通+人脸”双识别仪器,是“项目驾驶舱”的信息触点之一。人员通过出入口时将被自动计入考勤并上传至云端,现场队伍班组、工种人数等数据在后台一目了然。不仅人员实名,出入口还安装了高清车牌识别管理系统,将车辆牌照号码、车型、进出场时间等信息录入后台,实现车辆实名,辅助实时监控作业车辆,把握施工进展,加强人员管控。

在大鹏医院项目人员的安全帽上,一枚二维码格外醒目。通过扫描安全帽上二维码,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掌握人员的姓名、资历、工作年期限、工作区域和证件照片等各项信息,这个安全帽上的“小心机”大大提升了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效率。

实时监测 为项目管理人员装上了“千里眼”

据介绍,项目现场多台高清监控设备,为项目管理人员装上了“千里眼”,监控后台网络与“项目驾驶舱”相连,24小时可调整角度,监控现场施工过程不留死角,保障现场人员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配电箱数据也在实时监测范围内。智慧用电检测系统可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远程实时查看数据、控制操作开关、设置定时开关,同时监控实时电流、检测环境温度、排除漏电隐患。当某一参数出现异常时,终端会发出声光警报,防止施工漏电、短路、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石方基坑施工阶段,为精准测量基坑位移变化,提升土石方基坑施工效率,项目采用了两项“黑科技”。一个是高精度北斗云监测系统(1台GNSS基准站+9台GNSS监测站+监测云平台)结合光纤传感系统建立自动化监控体系及安全预警平台,尤其在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对边坡和基坑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降低了人员监测成本,提升了监测精度准度,弥补了传统监测手段不连续、不及时的缺点,做到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监测成果实时查看、数据报表一键导出、项目隐患及时排除。

另一个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它突破了以往航测遥感影像只能从垂直方向拍摄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多台传感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据的采集,满足对三维信息的需求。如果在项目上空看见无人机,它们很可能在执行高精度航测或定点巡视任务,获取场地当前施工阶段真实坐标的三维模型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表面模型,进而通过ARCGIS软件分析项目当前阶段填挖土方量。相比于传统测量手段,倾斜摄影测量周期短,可及时反映现场土方开挖情况,对超挖区域及时报警,还能将项目当前实体三维模型通过与BIM模型对比,进行进度管理和验收管理。

市工务署方面表示,近两年,该署在智慧工地建设上进一步发力,开发了“e工务”APP并在各个项目推广使用,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找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痛点、难点和重点,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大鹏医院项目在e工务管控平台实现了三个100%运行,即发现问题100%上传、落实整改100%、问题闭合100%。“市工务署将把安全管理渗透进每一个建设细节,把优质高效融入项目全生命周期,助力深圳‘病有良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