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对话蔬菜专家张业光:好菜是种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

来源: 香港商报   2021-12-10 11:17:12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10日讯(香港商报 闻涛)12月7日开始,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知名作家、行业代表一行深入湖南相关企业了解“湘江源”品牌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就有蔬菜专家张业光。

张业光博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主业从事的是农业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推广,在病虫害防治、果蔬栽培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是深圳大学客座教授,都市农业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活动期间,记者(以下简称“记”)对张业光博士(以下简称“张”)进行了专访。

挣钱难是因为蔬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

记:我们此次活动主要是把脉蔬菜产业发展,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到底怎样才能保证蔬菜安全?

张:蔬菜安全主要涉及几个方面。第一个是产地,就是说环境质量安全。我们这次来到的湘南地区,青山绿水、土地肥沃,没有什么工厂和矿业污染,这是它的一大优势。第二个安全就是在种植管理上,比如农药、化肥的使用。化肥的问题不大,农药的问题就比较大,为什么呢?因为农民毕竟缺乏专业知识。要杀死这个病虫,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那么这就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再加上农药的假冒伪劣,你很难保证农药使用的规范。

所以,我们应从管理和培训两个方面入手,农民他懂了自然就不会用多。管理上,我们每个蔬菜种植企业都要一定的制度,比如这个买药用药的台账记录,产品的检测程序等。当然,这些都是手段,我经常强调一句话,好的菜是种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做好这几个方面,我想我们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是大有可为的。

记:我们常说菜贱伤农,如何让种菜的农民,企业共同致富,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行业?

张:这个蔬菜行业挣钱比较难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觉得主要问题是出在产品的结构性过剩或者叫局部过剩。总体我们的蔬菜量是很充足的,那结构性过剩是什么呢?就是单一同质的产品生产得太多。

那么我想,湘南地区新发展的湘江源蔬菜基地,应该把它这里的气候特点、土壤优势作为一个切入点,种出特色、种出优质。利用气候特点比如说秋冬相交、冬春相交,珠三角那里的蔬菜基地出现空缺的时候种植一些比较好的蔬菜,像经常看到那个散叶大白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对蔬菜产品的要求也多样化了,也有能力接受比较高的价格。所以我们湘江源应该在这方面多考察市场,多注意一些新品种还有地方的特色品种,这对市场、农民、企业都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的发展途径。

后发优势可以把市场看得更准

记:现在我们都讲农业现代化,那怎样才算现代化?

张: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思考。其中一个叫机械化农业,它的基础是钢铁和石油,还有大规模的农地,机械化的现代化以美国为代表,比如美国、加拿大大农场。另一个是生物技术现代化,简单说就是优良品种、精耕细作,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于基层而言,生物技术现代化首先一个是选用优良品种,另一个是要有适当的设施,包括防雨棚、遮阳棚。这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来设计,不要让大家靠天吃饭。包括水肥一体化、植物营养液的精准供给、操作的精细化,就是这几个方面构成生物技术的现代化。

记:此次活动您已经走访了多个蔬菜基地,有哪些直观感受和发展建议?

张:第一个感觉,这里青山绿水、沃土没有被污染,这是最大的一个优势。第二个交通上跟大湾区非常接近,这是区位上的一个优势。还有一个是信息学习方面,湖南学习吸取了一些发达地方的先进技术。如果在精品品种、特色上下功夫,它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对接大湾区的菜篮子基地。这个看起来起步晚了一点,但是不要紧,这叫后发优势,这样可以把市场看得更准,定位定得更对。

“共享农场”圆都市人的农场梦

记:您一直说中国的农民最聪明,这个怎么理解?

张:我觉得中国农民有几大特点,比如群体最大、最勤劳,这两点没人怀疑。还有一个就是我说中国农民最聪明。一个好的农民他能够把一个作物新品种种出来。那么为什么这个东西最后没赚到钱,因为大家觉得一个东西好,马上就都学会了。任何一个好东西,就像我们的红富士苹果,樱桃番茄这类新的品种,好像没出两三年就是几十万亩甚至几百万亩,家家户户都能种出来。这一点你到国外去看看,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有漫长的农业文明,似乎说中国农民天生就有这个基因,天生会种东西。一棵果树从头到尾,多少技术环节,一下子他就能学会,所以我说中国农民是最聪明的。

记:您研究都市农业时提出“共享农场”的概念,是出于什么考量?

张:这个主要是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一个人在工作之余有个小农场,让自己来种种菜、种种花,这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需求。可是我们国家特别是发达大都市没有这个条件。我想我们有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为什么不能设计这个共享农场。这里就让他专心种它的东西,作为放松自我的一个方式,圆一些都市人的农场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