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有望解决“锂电池荒” 深外学子郑景旭研发循环寿命超万次新型可充电装置

来源: 深圳晚报   2021-05-11 09:18:11

原标题 深外学子成果有望解决“锂电池荒”

麻省理工博士后郑景旭研发循环寿命超万次的新型可充电装置

郑景旭 学校供图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5月1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5月10日,记者从深圳外国语学校获悉,作为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士后的深外学子郑景旭近日在《Nature Energy》上在线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有望解决“锂电池荒”。

寻找锂电池替代品迫在眉睫

近日,能源研究机构Rystad Energy 发出预警,锂供应不足或导致电动汽车面临“电池荒”。其报告显示,到2027年,相关供应短缺将导致大约330万辆电池容量为75kWh的电动汽车出现生产延误,到2028年将达到约900万辆,并在2030年飙升至2000万辆左右,此外,2030年锂价或将飙升三倍之多。因此,寻找锂电池的替代品,迫在眉睫。

郑景旭的研究发现,铝或锌可以成为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的“种子选手”,他开发出了一款循环寿命高达10000次,且没有任何失效迹象的新型可充电装置。

据悉,锂电在目前的储能领域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后锂基电极(例如铝或锌)具有成本低、内在安全性高和可持续性强的优势,正成为下一代可充电电池候选负极材料。

以铝金属电池为研究对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Lynden A. Archer教授(通讯作者)的指导下,郑景旭主导设计了一种在Al沉积物和基底之间具有强氧介导化学键的电极,其能够精确调控金属沉积形貌,并实现高达99.6%~99.8%的可逆性。更加重要的是,在面积容量值比之前报告的高出两个数量级的情况下,可逆性循环时间超过3600小时。研究表明,这些特征是由脆弱的电子输运通道的消除,以及铝通过特定的金属-基底化学键形成的非平面沉积引起的。

未来,锂供应不足或致电动汽车面临“电池荒”,锂价格的飙升也将大大提高锂电池的造价。目前,全球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都在发力锂电池替代品的研究。而郑景旭主导参与的上述研究发现,让铝或锌成为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的“种子选手”。

研究中,郑景旭找到一种新型储能材料,即使用低成本铝材来制备3D阳极,这能为长循环寿命环保电池奠定良好的基础。

7年时间“蝶变”为青年科学家

据悉,郑景旭从深圳市滨河小学毕业后,升入深外初中部,后来又直升到高中部。2013年高中毕业至今,短短7年时间,郑景旭“蝶变”为青年科学家。目前,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士后郑景旭已加入麻省理工学院Checkelsky教授研究团队,继续科研之路。

短短7年郑景旭创造了许多成绩:2013年,郑景旭从深外毕业,因化学竞赛成绩突出保送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郑景旭还是一名大三学子时,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17篇经过同行评议的SCI英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署名的多达12篇,获评“2016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17年,郑景旭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理组特等奖;同年,他留学美国,博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师从Lynden A. Archer院士,研究方向为金属负极的电沉积调控(包括铝,锂,锌);2019年,研究成果首发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并在Science Advances刊发2篇,德国化学类期刊《Angew》刊发1篇。

郑景旭表示:“在深外初中部、高中部的6年,既是收获丰富的6年,也是精彩快乐的6年。这些美好的回忆有许许多多,归根结底是深外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培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