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研制全人源纳米抗体新型荧光免疫探针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2-06-30 08:46:30

本报讯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教授应天雷、副研究员吴艳玲团队与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李富友团队合作,研制出全人源纳米抗体为靶向载体的新型荧光免疫探针。该探针具有荧光信号强、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显著优势,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术中导航、疗效评估等提供了精准实时的“可视化”技术手段。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上。

荧光成像技术因检测灵敏度高、分辨率好、无辐射危害等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几种非靶向荧光染料应用于临床肿瘤切除的手术指导,而基于各类靶向型生物制剂的荧光免疫探针大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如何开发出同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易体内代谢、低生产成本、高穿透深度等性质的荧光免疫探针,从而为疾病诊疗与手术导航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信息,一直是荧光成像领域亟须解决的难题。

通过将肿瘤靶向的全人源纳米抗体与某近红外荧光染料进行共价偶联,该团队建立了以全人源纳米抗体为靶向载体的新型荧光免疫探针研发平台。他们将自主开发的针对5T4肿瘤靶点的抗肿瘤全人源纳米抗体n501作为载体,并在抗体上修饰了名为吲哚菁绿(ICGM)的荧光染料,合成了新型全人源纳米抗体荧光免疫探针ICGM-n501。

在卵巢癌转移瘤模型中,研究人员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到ICGM-n501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可以实现高精准的肿瘤成像,能高效识别其他技术无法找到的肿瘤微小病灶(仅1.38毫米大小),成像精准度的分辨率高达0.21毫米。此外,研究人员还首次观测到了探针结合肿瘤靶点后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增强现象,并解析了相关机制。

“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探针的使用剂量,提高荧光成像效果,为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性。”应天雷说。(张双虎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2.121637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