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中国智造,盘点那些中国的新能源技术

来源:DoNews   2022-05-11 09:47:30

DoNews汽车5月11日消息,近些年,在中国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其中不乏造车新势力等众多车企的参与,随着新能源发展势头愈演愈烈,各家车企也都在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技术。目前像比亚迪已经拥有DM-i技术,吉利的雷神Hi·X技术和奇瑞的鲲鹏动力如今已经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并且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这些车企的车型甚至已经出口海外,并在海外的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中国引以为傲的这些新能源技术。

比亚迪DM-i

比亚迪DM-i技术如今已经搭载在了很多车型的身上,并且随着比亚迪全面停产燃油车型,其自家的新能源车型也迅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得到了迅速的补充。而这条路比亚迪走的并不顺畅,自从2008年开始,比亚迪就已经推出了第一代DM混动技术,而在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人去关注这件事情,毕竟那个时候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是油车的天下。

而随着时代的逐步推进,比亚迪也陆续研发了第二代DM混动技术,而第二代的DM混动技术甚至还采用了水冷电机,水冷电机的出现使比亚迪获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纵观合资所有的新能源车企,没有一家所推出水冷电机。

直到2021年,比亚迪正式推出了DM-i技术,而DM-i技术的推出也在标志着比亚迪比任何一家车企都提早进入到了新能源行业,并且也打开了对比亚迪来讲的“电气化元年”。比亚迪的这套 DM-i 混动系统的核心便是 EHS 超级电混系统。而且DM-i技术所搭载的电池也采用了刀片电池。从简单的层面来看比亚迪的DM-i的技术就是发动机直接给驱动电机提供动能,并且发动机的作用也仅仅是作为辅助,通过电池储能,发动机功能使车辆得到超过纯电动车的超长续航。再简单来看,就是比亚迪DM-i的技术所依靠的就是“发动机烧油”,给车辆无限提供了纯电车辆的驾驶特征。

吉利雷神Hi·X

相较于比亚迪,其实吉利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比较晚,2018年吉利才推出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混动系统。而到2021年,吉利就已经推出了雷神智擎Hi·X技术。而这套技术现如今已经被应用在了星越L雷神版和帝豪L雷神版的身上。并且根据这两款车的市场反馈来看,吉利的雷神Hi·X智擎系统也足以独当一面。

我们来看看吉利的雷神智擎Hi·X技术都有哪些成员,吉利全新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雷神智擎Hi·X,它的家族成员包括两款专用发动机DHE20和DHE15,以及两款混动变速器DHT和DHT Pro。DHE15所采用的技术其实跟比亚迪的DM-i的技术是很相像的,都是通过延迟关闭进气门来做到省油的特点。

而最关键的却不是这两台发动机,而是专用于混动的变速器——DHT Pro。根据吉利自己的描述,DHT Pro采用了高度集成化设计,轴向长度仅有354mm,重量仅为120kg,但能承受其4920N·m的最大扭矩输出,41N·m/kg,是全球目前为止最紧凑,动力最强劲,扭矩比最高的混动专用变速器。

而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对于这台DHT Pro而言,它不仅在驾控和节油上有所提升,甚至连车辆行驶中的舒适度都被考虑了进去。充分做到了满足全方位实时地为用户服务。

奇瑞鲲鹏动力

奇瑞为了研发鲲鹏动力准备的时间更长,鲲鹏动力的研发已经耗费了奇瑞24年的时间,而根据现今往前推,就可以知道奇瑞的起步有多早了,而且鲲鹏动力还是奇瑞4.0时代全域动力架构的代表性技术。

而鲲鹏DHT主要的工作原理也是来自于其自身的变速器,鲲鹏混动系统采用3挡双离合的形式,在3挡双离合的形式中,变速器的1挡和3挡之间的传动比差距较大,分别用来应对起步加速和提高燃油经济性两个方面,2挡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保证换挡的平顺性。

值得一提的是,鲲鹏动力可以通过行驶中的路段,自动判断出符合车辆的最省油的工作模式。在3挡混动电驱的加持下,搭载鲲鹏动力的车型还具备同级独有并联模式,甚至还可以实现单电机纯电动工作,双电机纯电动模式。发动机直驱,并联。驻车充电和行车供电等工作模式,全方位一体化的完成省油高效的模式。

那鲲鹏动力是什么?简单来说鲲鹏动力就是一套采用了将电机与变速箱融合之后的混动系统。同时鲲鹏动力系统也被搭载了瑞虎8PRO鲲鹏版的身上,而瑞虎8PRO鲲鹏版也作为31款型中的一款入围了第二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的获奖名单。鲲鹏动力的应用让车辆降低了能耗的同时还提升了NVH的表现,在综合方面的表现很突出。

总结: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甚至已经开始了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从之前的被丰田,本田等车企的占领慢慢转移到了自主品牌车企的身上。而新能源的出现,也终于让中国的车企开始崛起。随着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各大车型也开始陆续在海外站稳脚跟。并且已经做到了拿技术来换市场。而在这条布满荆棘坎坷的道路上,也希望中国车企可以实现自身价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