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南山高质量发展⑥|“雨林+农场”模式!30年培育200家上市企业,解码“南山现象”

来源: 读创区区大事   2022-09-27 19:17:24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27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悠扬)2022年9月26日,深圳市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敲响发展之钟。这家深耕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业务的服务商上市,不仅为电子信息板块又添一枚新军,也成为深圳市南山区第200家上市公司。

一个辖区面积为187.35平方公里的行政区,用30年的时间,培育了200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缔造了“南山现象”:不但上市公司数量多,且发展质量高。

——每平方公里出产超过1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密度为全国最高;

——从1到200家仅用了11168天,平均每55.84天就有一家南山企业上市;

——在全国各省市上市企业排名中,南山以一区之力排在第7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约75%,民营企业占比达83.5%;

——以深圳市1/10的人口和土地,贡献了全市1/4的GDP、1/3的上市公司数量。

数字背后,是南山资本市场这30年的故事。

美国管理学者维克多W.黄和格雷格·霍洛维茨在《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一书中,把城市的经济生态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农场”,另一种是“雨林”。南山资本市场这30年,让人们看见创新系统的另一种可能性:它既可以是培育最有前途生命形态的“雨林”模式,也兼容专注于控制复杂系统的“农场”模式。

“南山现象”,值得解码。

01

三个十年,三次升级:

南山成为中国产业爬坡换挡缩影

时间回到30年前。

1992年2月28日,南玻A、B股同时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南山区最早的上市公司。

那是个不寻常的时间点。就在一个月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刚刚到访深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在这片土地上,第一个本土产业集群——轻工消费品制造业正在形成,作为香港该产业群的物理平移,中国玻璃行业龙头南玻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一个月后,中国彩电市场的龙头——深圳康佳集团也登陆深交所主板。在1990年代,除了轻工消费品制造业,深圳本地第二个产业集群——电子产业正如火如荼发展。深圳电子产业发展的重心,是当时市场红火的视听电子产品。在1996年的彩电价格大战后,全国的彩电生产企业从30多个只剩下6个幸运的存活者,其中,康佳正是广东三巨头之首。

康佳集团

与此同时,华为、中兴通讯又从1990年代初期起建立起另一个产业集群——电信设备产业,并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迅速发展壮大。这两家企业都诞生于南山区,1997年11月,中兴通讯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型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并带动南山形成了通信产业集群。

中兴通讯

从1992年到2002年,是南山企业资本市场之旅的第一个10年。这十年,伴随着深圳的产业重点更迭,南山区上市企业从热门的轻工消费品制造业、视听电子产业,走到了方兴未艾的电信设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2004年,马化腾把他创立的腾讯搬进南山区。2009年,腾讯第一座自建写字楼腾讯大厦在南山科技园落成。“深圳敢试敢闯、不言放弃的拓荒牛精神,给了我和同一批创业者憧憬与能量。”马化腾说。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港股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腾讯滨海大厦

从2002年到2012年的这十年,是南山区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全面发力的10年。在这期间上市的约60家企业,超过一半来自电子信息产业链,包括研祥智能、拓邦股份、兴森科技、瑞声科技等一批龙头。

在第三个10年(2012-2022年),南山区有超过110家公司上市,且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房地产、生物医药等行业全面开花。其中,不仅迈瑞医疗市值一度超过6000亿元,成为中国医疗器械龙头。以康泰生物、开立医疗、微芯生物、惠泰医疗为代表的医疗产业集群也在南山加速形成。此外,生产的手机在非洲、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风靡的传音控股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同时,中微半导、芯海科技、英集芯为代表的一批攻坚半导体和芯片领域的公司相继在科创板上市,显示南山在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占据重要一席。

30年间,南山一批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成长、壮大、成为巨头并走向世界,同时引领区内产业以每不到十年的速度就完成一次重大升级。其中,信息技术、工业和互联网行业的上市公司最为典型,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放眼国际的跟随式创新,中兴通讯、腾讯、迈瑞医疗等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诞生,再到勇立潮头的引领式创新,华为、大疆等创新标杆获得全球竞争力,南山成为深圳乃至中国产业升级、爬坡换挡的一个缩影。

02

高质量,高“科”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约75%

数据显示,在IPO企业数量上,南山占深圳的比例超过1/3。截至9月26日,南山2022年上市的企业数量达到13家,占深圳全市的比例达到近一半,延续了高成长的神话。

此外,南山的储备上市公司也十分丰富,后劲充足。截至9月26日,深圳正在辅导的拟IPO企业共120家,其中南山区占41家,占比34%;深圳IPO在审企业66家,南山区占17家,占比25.76%。

不仅数量领先,南山上市公司还引领着高质量发展。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以南山现有200家公司上市的时间区间来计算,每50家公司上市所用的时间都在缩短。从1992年南玻A、B股拉开南山企业资本市场之旅的序幕,到第50家公司于2008年上市,耗时16年;第二方阵的50家公司上市,用时7年;第三方阵的50家公司上市,用时4年;第四方阵的50家公司上市,仅用时3年。自2015年底开始的6年半时间里,南山共有100家公司登入资本市场,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成为主力军,占比高达83%。南山既培育出了腾讯、中兴通讯、迈瑞医疗等行业龙头,也有微芯生物、光峰科技、奥比中光等科技创新型企业,已经走出了一条以科技自主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的发展路子,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科创样本和高地。

以行业分类来看,南山的产业集聚优势十分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约75%,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占比近一半。这一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创新中迭代升级:上世纪90年代末,以康佳集团、中兴通讯为代表;到了21世纪,前十年主要以创维集团、大族激光、兴森科技等技术硬件与设备提供商为主;如今,既有深信服、传音控股等软硬件提供商,也有一批半导体上市公司。从中可以清晰看到,南山的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以及“领跑”的转变路径。

从发展质量上看,南山板块整体呈现出营收规模超前、盈利能力好、成长性高、给股东带来丰厚回报、创造大量就业、员工平均薪酬也处于高水平的高质量特征。

透视30年,南山上市公司板块整体呈现出“大市值龙头企业聚集并勇攀高峰,优质中小型企业紧随其后稳步发展,科技创新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密集涌现”的特点。

03

“南山区现象”:

创新基因是核心

早在十年前,南山区已经成为全国上市企业集聚第一区。多年以来,不断有国内外学者将目光投向南山,试图解码“南山何以成为资本高地”的深层原因。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沈体雁长期关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他曾把在相对有限的空间范围聚集若干世界级龙头企业、形成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地区经济和国家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现象,称作“南山区现象”。

大疆创新天空之城

而“南山区现象”的核心,首先是创新基因。

创新基因,一方面源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高新技术产业是南山经济引擎,也是南山200家上市公司的主力。截至2021年末,南山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4348家,占深圳市总量的20.7%;全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087.62亿元。

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其总部位于深圳高新区南山园区。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告诉记者,深圳高新区南山园区的前身——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96年成立。1997年,达实就将总部搬到科技园。园区有良好的政策引导,环境非常有利于科技创新。通过与园区内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长期合作,公司先后成立了深圳市自动化工程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不仅为国家培养了高端人才,自身的技术、产品、服务也得到了持续创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深圳高新区南山园区

中兴通讯、科陆电子、大族激光、迈瑞医疗、日海通讯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都在深圳高新区南山园区茁壮成长,纷纷走上上市之路。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阮萌说,这些高新科技企业早期在南山落脚,一步步发展起来,中小板、创业板在深交所设立时,这些企业已经到了收获期,想要实现更大发展,上市自然成为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

创新基因,另一方面源于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

对于这一点,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感同身受。2013年,在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前夕,黄源浩回国选择创业地点,曾考察了几座城市,最后选择了深圳,“深圳是最适合创新创业的地方。”黄源浩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深圳作为“中国智能硬件之都”,是最靠近客户,对产品、行业理解最深的地方,深圳整个产业链配套完善,产品种类丰富、应有尽有,产品开发更迭速度极快,比如在华强北“打个板”,几天时间就完成了,但在加州和硅谷则需要花费一两个星期的时间。

奥比中光研发了中国第一颗3D感知芯片,今年7月7日上市,被称为“3D视觉第一股”。

奥比中光

南山区的上市公司中,不乏因创新引领全球或全国者。迈瑞医疗是全球医疗设备的创新领导者;金蝶是全球领先的中间件软件、在线管理及全程电子商务服务商;大族激光是激光装备行业领军企业;莱宝高科是LCD面板原材料核心技术掌握者;科陆电子,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开拓者;证通电子,金融支付信息安全领域领军企业……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上市公司,都和“创业之星”大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山区一直高度重视厚植创新土壤,培育、保护区域的创新生态,2008年金融危机后,南山区率先创办“创业之星”大赛这一双创品牌活动,为全球优质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寻梦空间。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5年,育成了茂硕电源、盛弘电气等一批上市公司,大疆创新、奥比中光等一批行业龙头,以及速腾聚创、荔枝微课、菲鹏生物等一批新锐科技企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南山创新生态中最具生命力的“茂林”。

“创业之星”大赛

经过长期的积淀,如今的南山区科技实力雄厚,创新动能强劲,集聚了鹏城实验室、7所高校和9个诺奖实验室,是深圳科技资源最密集区。辖区全社会研发投入与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水平相当,到2022年6月,南山区累计国内有效发明专利92283件,占全市41.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11.5件,为全市4.1倍、全国23.6倍;获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市、区)”。

04

资本化基因:

科技金融体系从探索到引领

除了创新基因之外,另一个比肩而立的成长基因,是资本化基因。确切来说,是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金融体系。

南山区素来被称为“中国的硅谷”,而分析硅谷的成功,金融市场可以说扮演了一个根本性的作用。

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富活力的创新基地,在于其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科创企业提供资金、资源支持;而在硅谷诞生和活跃的一系列新型金融服务机构,也多是围绕科技创新出现的金融创新典型,包括风险投资、硅谷银行、新型孵化器以及纳斯达克市场等。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深圳的金融、科技、创新一直为各界所关注。南山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入海口,既是科技创新的高地,科技金融也在过去十几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探索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早在2008年,南山区就率先探索科技金融工作并搭建了“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多主体共同参与,实现“数据驱动”金融深度服务科技体系。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近6000家,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106家,占南山区“小巨人”总数近80%,合作金融机构近50家,推动银行贷款金额超430亿元。2019年以来,平台孵化上市公司33家,包括德方纳米、中微半导体等众多知名企业。

今年以来,南山区更是精准引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森林”,加快构建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就像攀越一座又一座山峰,创新创业企业要经历概念验证、中试工程、初创期、成长、成熟上市5个阶段,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不同的融资痛点。”在今年举行的南山区企业TOP峰会上,一张展现企业成长周期的模拟图,引起不少企业家的共鸣。

瞄准企业每个成长阶段面临的困境与资金所需,南山区正盘活资源、联动发力、一一突破,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金融服务。

在概念验证、中试工程阶段,企业往往面临科研脱离市场、原始研发受限等困境,资金断流往往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何当好“伯乐”“天使”?南山区部署了概念验证平台、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等创新链早期支持措施,支持早期科技项目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帮助企业跨越“死亡谷”。今年6月9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召开首次投决会,通过微灵医疗、深碳科技和倚宿科技等首批3个项目的投资决议,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千里马”崭露头角。

建设中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进入初创期,企业由于资信较差,急需发展资金。在此背景下,“南山小巨人基金”应运而生,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的高成长阶段“专精特新”企业。禹创半导体成为该基金第一个投资项目——该企业是国内显示驱动芯片赛道的领先企业,正积极加大AMOLED、MicroLED领域产品研发布局,有望成为南山下一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步入成长阶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南山区正探索成立科技银行、搭建南山区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等。最后的成熟上市阶段,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日渐兴起,南山区正加快探索“上市公司+并购基金”业务合作发展模式,助力头部企业发展壮大,完善产业链。

在金融支持方面,南山区充分发挥国资平台——汇通金控、战新投、广聚控股、广聚能源的金融资源优势,通过“引导+直投”政府基金双轨运作,构建全周期金融支持平台,促进国资平台、产业部门、社会资本之间的联动,为上市项目孵化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撑。目前,南山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出资设立的子基金认缴总规模累计超千亿元。

当前,南山区正积极构建“多元聚集+投贷联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上市培育”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努力打造深圳建设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的核心承载区。目前,众多风投、创投机构集聚南山,南山支持引入更多天使投资、风投、创投、并购基金,下一步还将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风投创投集聚地,在深圳湾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在前海打造深港国际金融城。

05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以大孵化器战略催生“金凤凰”

2003年,汤昌茂从华为辞职,和几位同事一起创办了一博科技,扎根PCB行业,至今已19年。这些年里,一博科技数次迁址,却兜兜转转,一直扎根在深圳高新区南山园区周边。吸引汤昌茂的不仅是这里的产业链条、人才聚集,还有城区的营商氛围。

“在这里,政府不会过多打扰企业,政府和企业各自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互动。”汤昌茂说。在很多南山企业家眼里,法治化和市场化已内化为南山最显著的区域特色,是他们选择南山、扎根南山、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南山资本市场协会专家委员、国信证券投行事业部董事总经理李天宇对此深有感触,他在辅导企业上市过程中发现,在南山,很多企业很少跟政府打交道,有的甚至不知道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哪里,但大多数企业知道税务局、法院的位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正因为政策公开透明、公平稳定、可预期,政府尊重规则,按市场规律办事,各类企业被吸引到南山,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资本、人才等要素也纷至沓来,产业正循环不断加强,最终变成了南山的核心竞争力。

梳理南山区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历程,最早或可追溯到1998年。这一年,南山喊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口号,把工作重点由单纯发展区属经济,转移到为辖区各类经济主体尤其是为民营科技企业服务上,当好企业的“后勤部长”,为促进科技进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3年,南山区进一步提出了“大孵化器”科技创新战略,整个区逐渐转变成一个大孵化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地。这里有着全深圳数量最多的创客空间与孵化器。截至2022年2月,南山区共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备案单位273家,合计孵化面积达171.3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10017个,累计毕业企业9760个。

针对上市培育,南山区建立了“孵化—成链成长—资金—服务”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机制。成立南山区资本市场协会,打造“南山区上市培育基地”;在南山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上市企业服务办公室”,为上市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业务办理流程,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推送式服务。在对南山各类企业群体的培育服务中,一方面,针对上市公司举办再融资、并购重组培训等活动;另一方面,针对拟上市企业群体,联合交易所、证监局举办上市辅导、公司治理规范化等主题的培训活动。

南山区“四链相融”的全周期上市培育机制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不仅收获了资本市场的累累硕果,也得到了企业的点赞和好评。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南山的营商环境,表示“身居其中,与有荣焉”。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大疆创始人汪滔也曾公开表示,南山拥有企业发展最为发达的产业链配套能力。

三十而立,30岁的南山资本市场撰写了一路辉煌,但这片土地这群人不会停歇,它仍旧在探索的道路上,像少年般奔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