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把“学校人”变成“系统人”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21-08-27 09:16:22

■熊丙奇

建立常态化校长交流轮岗制度的过程,也是构建义务教育全新生态的过程。要在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同时,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尤其是教育教学自主权。

8月25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双减”政策下推出的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细则,交流的主要形式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三个维度。

而在这之前的7月31日,深圳市也明确提出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以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

有网友把北京和深圳作为率先探索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先行者”。而其实,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2014年,教育部更明确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但从实际情况看,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地方并不多。

北京提出大比例、大规模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传递出动真格的信息。真正意义上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具备两大特点,一是全员化,符合条件的所有校长教师都要进行交流轮岗;二是制度化,要定期进行交流轮岗,如每五年教师必须轮岗一次。在笔者看来,建立常态化校长交流轮岗制度的过程,也是构建义务教育全新生态的过程。

首先,这需要地方政府摈弃“名校情结”,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首要职责。《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但过去10多年来,许多地方不仅重点校仍然存在,还冒出许多变相的重点校,如“新优质校”“明星校”等。可以说,建名校的思维,阻碍了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

其次,要在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同时,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尤其是教育教学自主权。对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少家长担心这会影响学校教育质量,让所有学校都变得平庸。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改革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求把教师从“学校人“”变“系统人”,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贡献,进行专业同行评价。如此,在办学条件均衡基础上,可促进学校办出高质量和特色。

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需循序渐进。当前,应着力在县(区)域内,包括区域内的学区内、学区间推行全员交流轮岗,做到区域内所有学校师资配备一致。当然,这需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交流轮岗的后顾之忧。在初期,可以通过绩效工资倾斜的方式引导交流轮岗;而在进行全员交流轮岗后,则应整体提高教师的待遇,更好地保障教师的权利。

而在实现区域内教师常态化交流轮岗后,则要进一步推进跨区域的教师交流轮岗,从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为实现省域均衡。与之相配套,需强化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