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 >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冲刺!深圳C位出道,快来投票!

来源: 深圳新闻网   2021-08-03 21:16:03

对一座城市而言,

“最具幸福感城市”

就是市民对这座城市最大的肯定与褒奖。

日前,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调查推选活动启动。

深圳入围

候选地级市和候选县级城市(区)名单。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候选地级(以上)城市名单

(100个)

杭州、成都、广州、宁波、长沙、南京、郑州、温州、深圳、佛山、徐州、福州、苏州、台州、青岛、合肥、济南、上海、铜川、天津、泰州、咸阳、沈阳、扬州、阳江、长春、金华、珠海、中山、北京、重庆、西安、厦门、大连、湘潭、威海、无锡、株洲、西宁、南通、绍兴、南昌、昆明、乌鲁木齐、洛阳、湖州、临沂、东莞、武汉、常州、泉州、嘉兴、镇江、石家庄、南宁、呼和浩特、海口、贵阳、潮州、大庆、兰州、哈尔滨、包头、盐城、沧州、唐山、邯郸、鞍山、汕头、开封、潍坊、鄂尔多斯、三亚、芜湖、信阳、松原、银川、太原、德州、赣州、拉萨、绵阳、吉林、营口、保定、宜昌、宁德、攀枝花、北海、揭阳、漳州、襄阳、三明、马鞍山、曲靖、南平、丽水、湛江、桂林、九江。

近年来,深圳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意盎然的山林,花香烂漫的公园,

碧波荡漾的海面……

深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0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2020年全市310条河流水质全面提升,

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

成为全国水环境改善最明显的城市之一。

灰霾天数从2004年的187天

下降至2020年的3天,

PM2.5平均浓度降至19微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趋近全球先进城市水平。

▲鱼戏浅波,水鸟驻足,风光旖旎,流水潺潺……这是深圳市开展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之后的真实画面。

▲“鲸”现大鹏湾。

近期,一头体长约8米的布氏鲸现身深圳,

畅游大鹏湾海域。

它的到访,

反映出深圳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大鹏近岸海水水质100%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64条河流100%达到Ⅳ类,

珊瑚平均覆盖率逾30%,

生物多样性状况良好。

▲深圳发展至今已经有1200多座公园,名副其实“公园里的城市”。

今年我市启动“山海连城”计划一期建设,

将开建五条山海连廊、四个城市看台。

全市规划打造55个公园带和公园群,

以万里鹏城绿道连接深圳的千余座公园,

把深圳打造成更具幸福感和获得感的

“绿道上的公园城市”。

面向2035,

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

深圳将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模式,

逐步构建陆海一体、蓝绿交融、和谐美丽、

安全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交通”

深圳入选国家交通强国首批建设试点、

地铁运营总里程超过400公里、

国际航线达60条、

“十横十三纵”高快速路网正加快形成……

十四五期间,

深圳将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

全球交通战略枢纽。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到,

到2025年,

建成“畅达国内国际、引领湾区协同、

体系融合有序、服务低碳满意”的

交通强国城市范例,

初步构建融合深莞惠、连通大湾区、

服务全国、辐射亚太、

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基本形成体系完备、绿色智能、

一体畅联、服务品质的现代化交通服务体系,

为深圳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提供更加卓越的交通保障。

到2035年,

率先建成高效率、高品质、低排放、

低死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造基础设施智慧化、客货运输共享化、

治理模式现代化、出行服务品质化的

未来交通新范式,

实现人享其行、货优其流、畅通全球,

成为全球交通运输创新引领者,

助力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

全球标杆城市建设。

多措并举,加大住房供应

近年来,深圳大规模启动住房建设,

在过去的“十三五”期间,

深圳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4万套,

超额完成40万套的目标任务。

今年6月发布的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

将2018年制定的

“到2035年新增各类住房170万套以上”指标,

首次调整为“200万套”。

同时,

公共住房比例不低于新增住房总套数的60%。

日前提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

《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公共住房情况的

专项工作报告》称

“‘十四五’时期深圳将确保居住用地供应

占同期建设用地供应的比例不低于30%,

其中前三年,

力争供应居住用地不少于

‘十四五’期间总量的70%。

力争2035年,居住用地占比达到25%。”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7月23日印发

《公共住房建设标准》,

并将于8月15日正式实施。

《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住有宜居”的理念,

结合深圳市经济、气候、人文特征,

对建造技术、居住环境、套型空间、

公共配套等方面作出了高品质要求。

创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着力将改革红利转化成民生福祉,

深圳的医疗、教育等民生供给

不断向高水平迈进。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

显示,

在“更为友好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

深圳将配建一批绿地、医疗、文化、

养老、交通、托幼、学校等。

规划为,到2035年,托位数15.2万座、

幼儿园学位数76万座、

义务教育学位数228万座、

高中学位数60.8万座,

大学在校生40万人,

加快推进

光明、坪山、龙岗、深汕等高中园建设;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万张、

人均养老设施用地不低于0.1平方米、

人均文化设施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

人均体育设施用地不低于0.4平方米,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和

全国重要医疗中心,

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

实现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让市民的幸福感、

获得感和安全感成色更足。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深圳一直在不断创新,

目前已建成各类儿童友好基地360个、

妇女儿童之家713个、

公共场所母婴室超千间。

深圳养老服务再升级,

按照深圳市构建高水平

“1336”养老服务体系工作要求,

2025年底前全市老龄化社区

将实现社区长者服务站100%全覆盖。

城市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0年,深圳持续推进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圳品”

全链条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深圳定期组织开展“圳品”农超对接会及

“圳品”进商超、进农贸活动,

让“圳品”进入深圳千家万户。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一件件安全实事,

构筑起幸福安全家园。

近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构建城市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

“牢牢拧紧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阀’”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3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保安全,办实事,一件件安全实事,

不断织密城市安全网。

行走在深圳,遍布商圈写字楼的“安心驿站”,

打造“4分钟黄金救援圈”。

一体化政务服务高质高效

深圳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从解决一张免费复印件等

“小切口”着手,

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

在全国率先推出300多项“秒批”事项、

118项“秒报秒批一体化”事项,

陆续推出“午间延时服务”

“容缺收件模式”等一批标志性的改革举措,

提升了企业和市民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连续三年在重点城市一体化

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位居全国第一。

深圳启动实施“一网通办”以来,

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

全市99.94%的政务服务事项

实现最多跑一次,

99.29%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办理。

▲由平安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团队助力深圳打造的城市级应用——“i深圳”APP,已经是今年第二次,两年内第六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深圳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积极打造无实体卡证城市!

到目前为止,

深圳市通过“免证办”受理业务

已超过600万件,

为市民带来很大便利。

未来深圳电子证照等数字化应用

有望推广至更多市民日常生活领域。

事办不成怎么办?

“走新”更“走心”的深圳创新推出了

“事办不成反映处”,

专接“烫手山芋”,专解“疑难杂症”。

截至7月22日18时许,

“事办不成”反映处已累计受理

群众诉求610宗,办结率达100%,

确保群众诉求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事办不成反映处”的创设,

改进的是政务服务效能和质量,

提升的是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背后展现的是政府的改革担当和为民情怀。

营商环境优渥

1天、秒批、零成本……

在深圳开办企业有多便利?

早在2020年3月,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联合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部门

再次升级“开办企业一窗通”3.0版系统,

开办企业所有事项1天内办结,

参保、公积金开户等

开办环节全程实现“秒批”,

开办企业“零成本”。

去年以来,

深圳市相继出台

《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

若干措施》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等

一揽子政策措施,

就是着眼于破除体制机制方面阻隔要素

组合的不适配条规;

着眼于搭建服务平台、交易平台,

为“自由组合”建立“自由市场”;

着眼于建立激励机制,

给最优组合以最大激励。

根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21年6月底,

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66.4万户,

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按照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中常住人口1756.01万人计算,

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08.6户,

拥有企业131.5户。

让不少创业者感到贴心的是,

今年深圳还试行了歇业登记制度。

该举措是对商事主体存续期间遇到经济危机、

疫情等不可抗力或因其他困难

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的,

允许其向商事登记机关申报“歇业”登记,

“歇业”期间暂停经营,

保留其主体资格和其他合法权益,

待情况好转后可申请重新启动经营。

深圳人的幸福指数还在不断刷新中,

未来可期!

快来给深圳五星好评吧,

助深圳“C位出道”!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