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八成多网民因信息泄露添烦恼 调查发现平台猫腻多多

来源: 深圳晚报   2021-07-21 09:17:03

原标题:八成多网民因信息泄露添烦恼

深晚记者调查涉侵权App,发现平台猫腻多多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07月2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钟睿 朱懿)日前,深圳发布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条例》针对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收集、强制个性化广告推荐等问题做了明令禁止,为保护市民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立法做了有益探索。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21)》显示,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如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49.7%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或非常严重。

某些App是如何侵犯个人数据隐私的?近期,深晚记者也从多方面对部分涉嫌侵权的App进行调查,揭露平台猫腻。法律界人士提醒,平台泄露信息将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大数据精准推送

一平台搜索多平台同步更新

刚和朋友聊到一个东西,淘宝立马就推荐到首页,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是App监听,还是个人数据被共享了?调查过程中,深晚记者对几款市民常用的软件进行测试。

在京东App,深晚记者随机以“尼康镜头”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进行20分钟的浏览。5小时后,深晚记者在今日头条和豆瓣两款App的页面中,均看到了京东的广告,且广告内容正好是深晚记者浏览过的尼康镜头。

此外,同系App也存在较多数据共享情况。例如淘宝、闲鱼、支付宝等阿里系App,深晚记者在测评过程中就看到,这些App推荐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在淘宝搜索过的产品较多出现在了闲鱼上。

深晚记者体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随机性,还是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大数据分析推送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App检测评估方面的专家何延哲介绍,用户看到的广告大多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大数据是一个长年积累的过程,并且汇集了多个App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个人购物记录、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甚至包括下载过的应用程序清单。

部分App未授权不能正常使用

需获取位置、应用、通讯录等信息

市民刘先生在手机商店下载一款烹饪软件,没想到刚一打开使用,就看到软件推送的“温馨提示”,要求他授权位置信息。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一些闪光灯应用中。

深晚记者打开手机查看应用行为记录,发现平均一天时间,91个应用程序产生高达上千次的行为记录。其中大部分记录显示用于获取手机信息、读取应用列表和读写设备上的照片及文件。

深晚记者也挑选了部分关于社交、出行、影音、招聘、购物的App进行测试,发现使用这些软件都需要读写手机存储的授权,否则将不能继续使用。

其中,QQ、微信等社交软件要求用户授权获取手机信息;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等影音软件要求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出行软件要求读取用户的应用列表,高德地图还请求访问手机账户。此外,淘宝、拼多多等购物软件及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招聘软件也询问用户授予访问通讯录的权限。

大数据对消费者精准溢价“杀熟”“杀生”情况突出

老客户比新客户价格更高?大数据“杀熟”是平台基于用户画像及消费习惯进行精准溢价。大数据“杀熟”在购物、订票、打车等在线业务中普遍存在,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消费者常常很难发现。

2019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大数据杀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购物类、在线旅游类和打车类软件位列杀熟榜单前三。

深晚记者对滴滴打车App进行测试。一名经常使用滴滴的老用户和一名刚使用滴滴的新用户,选取同一时间、同一上车点、同一下车点、同一段距离进行打车,结果显示老用户“一口价”打车的价格为10.37元,新用户的价格则为11.39元,新用户比老用户的价格高出了1.02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情况并非一直存在,在次日的测试过程中,深晚记者发现差额很小,仅为0.1元。

此外,部分平台也存在根据消费情况的不同推送不同价位产品的“杀熟”情况。调查过程中,深晚记者就邀请了一名大学生和一名月收入2万元的上班族分别在淘宝App上搜索关键词“桌子”,结果显示,学生搜索到的桌子价格区间为20至100元,价格高于100元的桌子推荐较少;上班族搜索到的桌子价格区间为30至300元,且高于100元的商品占多数。

广告推送容易关闭难“不感兴趣”也非永久性

精准广告推送,是不少市民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少市民表示,看到微信朋友圈的推送广告,即使点了“不感兴趣”,过段时间又会出现在朋友圈中。

深晚记者在新浪微博推荐页浏览不到30秒就出现了广告推荐,当记者点击“为何会看到此广告”的选项时,平台显示“微博广告系统依托大数据与推荐算法,向您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广告内容”。随后记者选择对该广告“不感兴趣”,并且重新刷新页面,几秒后,平台向记者推送了一条新的广告。

而在微信平台,深晚记者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不过微信朋友圈广告出现的周期较微博更长,短时间内不会刷新出现新广告。

如果用户要长时间关闭广告推送,如何操作呢?深晚记者按照平台指引,通过层层关卡才找到关闭微信朋友圈“个性化广告推荐”功能,在点击确认关闭后,页面显示“关闭后,您仍然会看到广告,但相关性会降低”,另外关闭该功能有效期为6个月,6个月后需要用户再次选择关闭,在新浪微博此功能维持的时间更短,仅为3个月。

类似的情况在今日头条App也有出现,该应用显示此功能“不能完全关闭,但可以设置兴趣广告”。百度App则可以屏蔽程序化广告,减少广告数量,广告的精准程度会降低。

律师说法

平台相关行为严重可被追刑责

广东普罗米修(东莞)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嘉成表示,麦克风监听、个人信息过度采集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大数据杀熟、个性化广告推荐则是侵犯了用户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刘嘉成强调,平台从事上述行为是违法违规,将面临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严重的还可能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后果。

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呢?刘嘉成建议,用户可通过正规平台下载App,谨慎授权App“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信息”等,在注册、开通App功能时,应认真阅读服务协议后再慎重选择是否同意注册、开通,尽量取消App的自动登录、自动启用功能,登录密码不要过于简单。此外,还应慎重使用公共WIFI。

刘嘉成提醒,市民如果遇到大数据“杀熟”和恶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首先要注意收集和固定App违法的证据,然后根据权益损害类型向网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举报。如果发现App使用非法收集的信息进行违法犯罪的,市民应及时报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