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做鸟类“全职保姆”、分类回收垃圾……各地这样守护生态环境

来源:央视   2021-06-05 11:46:53

原标题:做鸟类“全职保姆”、分类回收垃圾……各地这样守护生态环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我国不断加大生态空间保护力度,生态保护体系逐步完备,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得到全面加强。

传承绿色发展理念 守护绿色生态屏障

河南新乡封丘陈桥湿地,此前由于过度开发,几近消失。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退耕还湿工作稳步推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这片湿地迎来了不少新面孔。

五月中旬到六月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的繁殖期,陈桥湿地的负责人刘东洋这段时间格外关注它们。为了能第一时间掌握它们的动态,刘东洋在青头潜鸭的巢边安装了红外相机进行24小时观察守护。

河南新乡封丘县陈桥湿地负责人 刘东洋:因为这个相机是实时的,所有不利于青头潜鸭繁殖的现场都能看到,(做)24小时的全职保姆吧。

2015年,刘东洋放弃了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年轻人的到来,给湿地保护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建立了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结合每日实地巡逻,大大提高了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和效果。

河南新乡封丘县陈桥湿地原负责人 刘继恩:我们当时保护鸟类全部是用腿,现在他们用了这么多高科技,红外线24小时都可以监控,比我们那时候方便。很欣慰,也很踏实。

20年前,刘东洋的叔叔刘继恩就在当地首先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组织村民挖了15里长的保护渠,栽了4000多棵树,围着湿地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同时成立巡逻队,每周检查水质,希望能再现儿时鸟雀成群的景象。这一切也被年幼的刘东洋都看在眼里。

河南新乡封丘县陈桥湿地负责人 刘东洋:每天早上、晚上那个时候他(叔叔)去巡逻,我就特别不理解,我说你早上多睡会儿不好吗。早上四五点就起来,拿着望远镜跑一圈,鞋上都是泥。

两代人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陈桥湿地的面积从2000多亩增加到了4000多亩,有156种鸟儿在陈桥湿地安家。飞鸟翔集,碧波荡漾,就连“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在湿地保护区,刘东洋还开办了青少年鸟类保护研学基地,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人与鸟类的和谐,在他们心中播撒爱护自然的种子。

农村垃圾分类新模式 让村民更会分更爱分

对环境的保护,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是人人均可参与其中来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方式。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各地城乡积极推进,一起看浙江将垃圾分类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的有效管理模式↓↓↓

每天听到这首垃圾分类歌,杭州市萧山区白鹿塘村的村民们就会带上分好的生活垃圾,和邻居们一起来到“老地方”,和垃圾分类专线收运车“碰面”。

“四定一撤”,也就是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和撤桶入户。白鹿塘村村民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再放进家门口的垃圾桶,改为每天早、晚由垃圾收运车在固定投放点收集。在每个点位,垃圾分类收集员停留20分钟左右。

白鹿塘村还把垃圾分类和家风家训联系在一起。通过检查垃圾分类合格率,给予家庭一到五星的评分奖励。更多村民的分类意识从“要我分”转变成了“我要分”。

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城市管理办副主任 王丽利:我们白鹿塘村自从实施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以来,村民户户参与人人配合,大家对提升卫生环境这种观念更强了。

在一些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村落,则采取固定点位收集的方式,村民可以在固定时间前往固定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投放结束后,由专车按照固定线路分类运输生活垃圾。

杭州市萧山区城市管理局生活固废管理科负责人 楼晓峰:我们全年的(垃圾日均)控量是1800多吨。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都在1700吨左右的控制线之内。就是我们整个垃圾分类以后,尤其是“四定一撤”推进之后,我们整个总量还是逐步逐步在下降。

(编辑 赵羽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