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 >

深政观察 | 深圳为何能做到单位“亩产”最高?原来是这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来源: 深政观察   2021-02-23 21:16:45

深圳再次在国家级评比中取得“含金量”超高的殊荣。

小政获悉,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通报显示,位于深圳的广东福田保税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此次参评的430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分列第一、二名。

据通报,2020年度广东的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整体较高,优势突出,全国排名居前。

在全国参评的430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前30的开发区广东省有8个,分别为广东福田保税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保税区。

在土地供应水平上,广东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共有可开发建设土地3.26万公顷,土地供应率达93.38%,比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从区域看,珠三角的土地供应率分别高出国家平均水平1.86个百分点。

在土地利用强度上,广东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土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分别为1和1.09,比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分别高出0.02和0.16。

在工业用地率上,广东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率达到6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12个百分点。

参评的广东3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有30个为工业主导型、1个为产城融合型。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综合地均税收分别为11568万元/公顷、1588万元/公顷、1106万元/公顷,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9倍、2.34倍和2.05倍。

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省内最高,其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综合地均税收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1.48倍、3.02倍和2.51倍。珠三角的工业用地率比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分别高出8.84个百分点,工业主导特征突出。

寸土寸金,这是一般用来对土地资源紧张的表述。

事实上,一直来,深圳就坚持走国土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之路。

小政了解到,近几年,深圳坚持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之路,通过综合整治旧工业区、清退建设用地、处置闲置土地、拆除违法建筑等措施,共盘活土地约40平方公里,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提供了宝贵空间。

土地整备工作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尤其突出。2016年以来,深圳通过综合整治旧工业区、清退建设用地、处置闲置土地、拆除违法建筑等措施,共盘活土地约40平方公里,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提供了宝贵空间,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深圳大张旗鼓地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之路,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深圳将牢牢守住城市开发建设刚性约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民生发展需求,打造高品质的国土空间格局。

尤为可贵的是,坚持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之路的过程中,深圳重视生态保护的理念贯穿在深圳城市发展的始终。

早在2005年,深圳就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将约占全市面积50%的土地划入生态控制范围,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留足了“绿色领地”。

40年来,深圳不仅创造了全国地均GDP第一的高效生产空间,同时还保留着9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轴两带多中心”组团结构。以组团隔开各个片区,限定城市增长边界,减轻了生态影响和环境压力,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逐渐形成。

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深圳一定有地可落!

这句话,越来越广为人知。

2019年,深圳在全球招商大会上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2020年,深圳又整备了1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还在加快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2020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交出了一张亮丽成绩单——洽谈签约项目242个,涉及投资总额超7800亿元。

小政了解到,深圳将按照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提高工作标准,对标最好最优,以自我革命精神攻坚克难,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深圳推出了‘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提升产业用地容积率等一系列改革。根据测算,产业用地提容增效后,深圳理论上可在不增加1平方米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增加产业空间1.6亿平方米。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就是这样提高的!

相关链接——

福田保税区:转型为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

广东福田保税区,于1991年5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3年2月正式封关运作,园区东接福田口岸、南邻香港、西抵红树林保护区、北靠福田中心区,面积1.35平方公里。

30年来,依托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优势,广东福田保税区充分发挥了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窗口的示范作用,是国内发展成就比较突出和极具竞争力的保税区域之一。

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新进程中,福田保税区和皇岗口岸片区被列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圳园区,未来将突显“跨境、跨制度、跨关税区”的独特优势,建设成为深港科技创新跨境合作先行示范区、国际先进创新规则的试验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创新先导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中试转化集聚区。

在原有的福田保税区中,深港开放创新中心以及深港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已经紧锣密鼓、热火朝天开展建设。

30年前为保税区的厂商以及物流贸易商所准备的一号通道,现已批准向科研人员开放。福田保税区原来是典型的出口加工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加工贸易和仓储区,科研创新上是零基础,近年来,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主要发展方向上,与皇岗口岸片区已经落地及正在引进的前沿性、前瞻性、顶尖的科研团队和项目截至2020年8月已达到126个。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创新驱动核心引擎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成立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在产品出口、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等方面发展水平先进。

2019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将深圳高新区规划面积已扩大到159.48平方公里,形成“一区两核多园”的高新区发展布局(“一区”是深圳高新区,“两核”是南山园区和坪山园区,“多园”是深圳高新区由宝安、龙岗、龙华等多个园区组成),这标志着被视为深圳创新驱动核心引擎的深圳国家高新区发展将进入一个新层级。

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深圳高新区将培育和发展互联网、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形成5到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长一批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高新区内PCT专利申请量占全市70%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6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60%以上;到2035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广深港澳创新走廊的主要创新节点,深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和关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的重要载体。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