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来这个展,看34位摄影师纪实镜头下的时代记忆

来源: 深圳晶报   2020-12-07 15:17:42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2月7日讯(深圳晶报记者 段凤英)12月6日上午,由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简称“侯奖”)组委会、越众历史影像馆主办的“时间颗粒——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在越众历史影像馆举行开幕发布会,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颁奖典礼暨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启动新闻发布会同时进行。此次展出内容包括第七届“侯奖”评选出的获奖项目、提名项目、入围项目,共计34位摄影师的36个拍摄项目。

发布会上,越众历史影像馆副馆长孙粹首先介绍了第七届“侯奖”组委会的工作,包括组织、筹备第七届报名及评选工作,组建新的学委会、评审会,建立全新的奖项评审机制,并重新设计了“侯奖”视觉形象、注册新的商标、成立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基金会等。同时,作为“时间颗粒——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的策展人,她还详细地介绍了此次展览的主题、策划思路、展出内容等。致辞的最后,她着重汇报了第八届“侯奖”征稿的筹备情况,包括章程、申请细则、评审程序的修订、征稿时间等。

“侯奖”在深圳再出发

2019年起,从第七届开始,“侯奖”正式由越众历史影像馆承办,这个在当前中国摄影界的重量级奖项亦由此落户深圳。第七届“侯奖”共计收到93271件申报作品,有效申报项目数量为来自270位摄影师的291个项目。在有效投稿量上,本届投稿系历届之最。基于此,“侯奖”组委会、越众历史影像馆举办了“侯奖”创立至今的第一个作品展。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华博士在致辞中详细解释了“侯奖”落户深圳的意义、第七届“侯奖”评审机制与具体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纪实是一种潮流。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当代的文化和艺术”,“纪实类的作品让所有的艺术家能够直面现实,能够真正地、脚踏实地地站在大地上。这种纪实的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他说。

深圳曾经有一个以关注纪实摄影为主的杂志——《现代摄影》,1984年在深圳成立。在此后的近十年里,培育了大量的摄影实践与理论人才,可谓中国现代摄影的启蒙。“2020年,《现代摄影》所开创的这样一种纪实摄影的潮流又在深圳得以接续它的文脉,接续它的香火,这就是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正式落户在深圳,落户在越众历史影像馆。我觉得这对我们深圳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说:“我们今天来做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评审,不只是一个评审而已。在两位发起人,李媚女士和于德水先生在过往十余年所做的基础上,我们把它做成一个综合的、复合性的活动。我们有评审、有展览、有公众教育,我们还会有理论研讨,所以它最后变成了一个综合的、跟纪实摄影有关的综合的世界,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的这种纪实的精神向前推进。”

拥有丰富奖项评审经验的孙振华在第七届“侯奖”评审过程中多次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其实它(评选)的结果就是由规则所决定的,而且能否客观地、严格地遵循规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认为,首先,各方都要建立一个规则意识。前六届“侯奖”在李媚女士和于德水先生多年的努力下,让“侯奖”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社会公信力。当转向机构运作后,如何把这种公信力保持下去,是很重要的。其次,当有了这种规则意识,如何形成一个真正的、好的规则,把一种可操作的民主真正落实到第七届评奖的规则上。在限制评委会主席的权力、评审方式等具体规则的设置和实践上,第七届“侯奖”做了非常多的尝试。而有了规则以后,又能否很好地执行规则,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七届的评审过程始终依据规则进行评审。他说:“目前这些规则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文本。我们想以后‘侯奖’不管是谁来做评委会,不管是哪些人来做评委,都将依据这个规则来执行,希望在这个规则的统领下,能够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做得更好。”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发起人之一、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前组委会主任于德水曾组织、筹办了第一至六届“侯奖”评选工作。在第七届“侯奖”中,他不再负责具体的组委会工作,转而以评委的身份再次参与“侯奖”。他表示:“‘侯奖’到今天已经走过了7届,13个年头。2006年开始筹备(2007年举办首届),将近14年的历程。今天来看,摄影在中国,在这个时段里面已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而‘侯奖’是这一变化过程的参与者、推动者。一路走来,我很欣慰的是,当我们把这个接力棒从一个民间志愿团队交到越众历史影像馆的手里时,我们看到,今天它已经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

为什么“侯奖”又落户到深圳,落户到越众?他表示:“实际上就是(因为)《现代摄影》。《现代摄影》引领着一帮那个年代的摄影实践者用自己的拍摄去践行摄影对社会进行参与的方向,且当时作为一个媒体在舆论上发挥巨大影响,而这个媒体就生长在深圳这个地方。如果这样来看的话,‘侯奖’不仅仅是包含着一代人在摄影实践上的努力,实际上也包含着这种思想的,以媒体和《现代摄影》为代表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在消失了若干年之后,现在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和落户在深圳,我感觉这是‘侯奖’及其包含着的一种纪实精神在深圳的又一次新的生发”,“我们‘侯奖’在重新回到深圳之后,在接棒的越众历史影像馆团队的努力之下,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不同的、升级版的面貌,这给予我们一个非常可期的未来。”

全面且深刻记录我们所处的时代

现场的颁奖环节中,出席嘉宾陆续为此次入围项目代表摄影师陈建华(《夹缝之地——城•村共生》)、提名项目代表摄影师陈杰(《悬崖村的变迁》)、获奖项目摄影师周强(《生》)、获奖项目摄影师陈杰(《俯瞰污染的大地》)、获奖项目摄影师廖璐璐(《姐妹2011-2021》)颁奖。

凭借《俯瞰污染的大地》和《悬崖村的变迁》分别夺得获奖项目和提名项目的陈杰作为获奖代表致辞。他说:“我参加‘侯奖’实际上是向侯登科先生致敬的一个行为,获奖倍感荣幸。我这几年秉承的可能就是对侯登科精神的一种诠释。我更多的是把影像作为一种实证,尤其这种涉及到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的影像,它的背后是有大量的、科学的、法律的、行业规定的支撑,它的每一个证据链都是非常严谨的。如果任何一篇报道出现问题,我就不可能站在这个地方了,就是如履薄冰。对我来讲,我对所有的影像背后这种证据的收集和夯实付出是更多的。其实影像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夯实了它的最基本的一些证据,然后才把它呈现到公众面前,才产生一个巨大的力量。在当下,我们觉得纪实影像应该进入到一个实证主义的范式里面,我们无论做扶贫还是做环境报道以外,像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一样,对所有它背后的动因,包括它产生的一些根本的原因都要进行一个非常严谨的论证,然后推到公众面前才能够引起足够重要的反响,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来推动问题的改变。”

本次活动的特别环节是深圳慈善会首个以艺术家个人名义命名的公益基金——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决定资助第八届“侯奖”其中一个获奖项目。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应宪代表组委会接受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的捐赠。

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致力于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提升社会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度,与“侯奖”一样,都在做着鼓励与扶持年轻艺术家的事业。双方首次尝试以向项目捐赠这种特殊的合作方式,开启深圳公益艺术基金赞助新模式。最后,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关山月美术馆馆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宣布:“即日起,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征稿正式启动。同时,‘时间颗粒——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开幕。”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6月30日。开幕后的第一周(12月6日至12月13日)将免费对市民开放,12月15日起将实行收费制。

当天活动由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黄丽平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发起人、原《现代摄影》《焦点》杂志主编、摄影评论人、策展人李媚,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发起人、河南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摄影家于德水,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华,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代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杨小彦,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深圳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宪,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获奖摄影师廖璐璐、陈杰、周强、陈建华、吴国勇、唐寅,以及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双喜,《文艺研究》主编金宁,《文艺研究》副社长王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崔鲁海,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祖宇,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刘琛,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霍胜侠,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主任王溪,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杜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士后郑梓煜、芮兰馨,以及深圳本地的嘉宾:关山月美术馆馆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陈湘波,深圳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满京华艺展中心副总经理梁田,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部总监杨光,关山月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鲁珊,坪山美术馆副馆长李耀,深圳本地摄影师秦军校、亚牛。

附:本次参展的36个拍摄项目

获奖项目:廖璐璐《姐妹2011-2021》、陈杰《俯瞰污染的大地》、周强《生》

提名项目:曾翰《超真实中国》、王大可《来自表弟小宇的信》、王子怡《劳动力市场》、刘莉《乡村戏班》、李峰《哭泣的岱海》、陈杰《悬崖村的变迁》

入围项目:段浩明《山河故居》、王闻博《默碑——废墟与废弃工厂摄影》、陈建华《夹缝之地——城·村共生》、唐寅《浪漫之地》、廖莉文《大明遗风》、吴凡《精神原乡》、商华鸽《生死悲欣》、顾勤《致亲爱的》、李洪涛《温暖阳光永远守望》、田建明《江南弃儿》、孙旻焱《我是路人甲》&《中心之城》、梁钧棠《摩托车大军回家过年潮》、张建忠《在路上》、齐水勇《他们她们》、张晓武《乡村学校》、吴国勇《无处安放》、邹京耀《网红打卡》系列、杨文彬《大盛世》、德戈金夫《新草原照相馆》、王晴《异乡·故乡——新疆伊犁俄罗斯族人迁徙历程及血统演变》、陈劲《小镇青年档案》、武靖力《中国式网络生活》、葛亚琪《龙翔桥》、王双跃《“背篓”人生》、方云峰《苏撒坡的密枝林》、吴浩《十一家——以扶贫搬迁为中心的苗寨影像考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